為何像“彌爾頓”和“海倫”颶風這樣的災難會引發如此多的虛假資訊

颶風過後,當不確定性和情緒高漲時,謠言就會蔓延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城市搜救隊成員在2024年10月4日於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的斯旺納諾阿河沿岸,在“海倫”颶風過後搜尋受損區域。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已成為風暴過後大量虛假資訊的目標。

馬里奧·塔瑪/蓋蒂圖片社

當佛羅里達州從“彌爾頓”颶風中恢復之際,這是短短幾周內襲擊美國東南部的第二次危險風暴,大量虛假資訊威脅著災難的加劇。虛假資訊的主要目標是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該政府機構正在協調“彌爾頓”和“海倫”颶風的恢復工作——後者自風暴於9月下旬登陸以來,已造成至少230人死亡。由於面臨如此多有害和不準確的謠言,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設立了一個闢謠頁面。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說明了事態的嚴重程度,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眾議員查克·愛德華茲本週不得不寫信給他的選民闢謠:“‘海倫’颶風並非政府為了奪取和獲取奇姆尼巖鋰礦床而進行地球工程改造的。”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沒有沒收任何人的財產。該機構沒有阻止疏散。其資助計劃通常不需要償還。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的救災資金沒有被轉移去幫助美國邊境的移民。奇姆尼巖沒有任何鋰礦。山姆大叔無法控制風暴。

但是,提出此類主張的陰謀論迅速傳播開來——並且具有驚人的突出性。“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網路安全公司Alethea的執行長麗莎·卡普蘭說,該公司跟蹤線上虛假敘事的傳播。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和佐治亞州眾議員馬喬麗·泰勒·格林都助長了關於颶風或災難應對的謊言或虛假理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範德比爾特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麗莎·法齊奧說:“災難過後,你總是會看到虛假資訊。”“你並不總是看到國家政治人物成為傳播虛假資訊的人。”

特朗普在集會和他的社交媒體平臺“真相社交”上重複了大量毫無根據的故事。例如,他聲稱聯邦政府故意“不幫助共和黨地區的民眾”,並且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在北卡羅來納州沒有救援人員。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局長迪安妮·克里斯韋爾週二告訴CNN,特朗普的“指責完全是虛假的”,並指出有來自多個聯邦機構的約3400名工作人員正在協助該州的災難應對工作。“我們必須停止這種言論,”克里斯韋爾說。她說,她擔心人們不會在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註冊以獲得現成的幫助——包括資金。散佈不信任的虛假資訊也可能危及救援人員,或者至少在他們努力保障在致命風暴過後的人們安全時,使他們的工作更加困難。

為何將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作為目標?

關於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的陰謀論幾乎與該機構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該機構成立於1979年。1980年代早期的一條虛假資訊聲稱,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將圍捕美國愛國者並將他們安置在該機構運營的“拘留營”中。(1998年的《X檔案》電影諷刺了這些恐懼,馬丁·蘭道的角色警告說,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掩蓋了一種外星病毒,並且即將建立極權主義政府。)

該機構2009年至2017年的局長克雷格·富加特表示,關於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的虛假謠言“並非全新”,但“社交媒體傳播得更快”。在他的任期內,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不得不駁斥關於2012年桑迪颶風的謠言——包括虛假報道,稱該機構正在僱用人員在紐約州和新澤西州清理碎片,每週工資為1000美元。

卡普蘭說,對該機構的攻擊是“對政府更廣泛不信任”的結果,這是由“多年來持續不斷的虛假資訊”助長的。這些說法迎合了人們對政府權力過度擴張的擔憂,這是右翼常見的擔憂。此外,近年來的虛假資訊研究表明,與自由派相比,美國保守派可能更容易受到虛假資訊的影響。他們也更有可能因分享更多低質量新聞而被社交媒體網站暫停賬號

為什麼要編造關於颶風的謊言?

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科學與腦與認知科學教授大衛·G·蘭德說:“災難是陰謀論滋生的溫床,因為在事情展開的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恐懼。”他還是一位近期研究的作者,該研究觀察到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社交媒體賬號暫停的不對稱性。

虛假資訊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用某些東西來填補不確定性空白的方式。當通訊系統癱瘓、當無法聯絡到家人、當官方回應尚未釋出時,謠言就會生根發芽。正如法齊奧和她的同事在2022年對人們相信虛假資訊的原因的評論中記錄的那樣,訴諸情感的資訊尤其可能像病毒一樣傳播。法齊奧說,當“我們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時,我們可能會透過例如能夠捕捉我們感受的模因來尋求安慰。“人們想做一些有幫助的事情,”法齊奧說,傳播讓我們感覺良好的虛假資訊可能是這種衝動的結果。

同樣地,像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這樣的事實核查頁面可以作為人們分享的合法資訊來源。但闢謠有其侷限性。“對於某些人來說,這足以糾正他們的信念,”法齊奧說。“闢謠無法做到的是修復這些情緒。”

一張在“海倫”颶風后被瀏覽數百萬次的圖片——一個淚流滿面的女孩抱著一隻小狗站在被洪水淹沒的城鎮中的影像——是使用人工智慧製作的。當X(前身為Twitter)的使用者向分享這張人工智慧圖片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成員艾米·克雷默指出這一點時,她反而變本加厲:克雷默在X上寫道,“圖片來自哪裡‘並不重要’”,因為它“象徵著人們現在正在經歷的創傷和痛苦。”

面對根深蒂固的信念,有什麼可以做的嗎?資訊科學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了簡單地提供更多事實就能贏得受眾的想法。相反,出現了一個概念,即“預先闢謠”,這就像建立心靈對虛假資訊的免疫力。這包括熟悉常見的操縱技巧和策略。另外有幫助的是知道何時對社交媒體上的說法格外警惕——例如,瞭解虛假資訊更有可能在持續發生的災難期間傳播。

也許還缺少的是個性化的接觸。《科學》雜誌9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定製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進行的對話,實驗者將其命名為DebunkBot,可以將一些人從他們的兔子洞中拉出來。蘭德也是該研究的合著者,他建議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考慮這種方法。“很容易拿出一個這樣的聊天機器人,為其提供來自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闢謠頁面的資訊,並將其釋出出來以幫助糾正人們的錯誤,”他說。(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沒有回應《大眾科學》的多次置評請求。)

虛假資訊會阻礙災難應對嗎?

是的。在2020年俄勒岡州野火期間,關於“反法西斯主義者”縱火犯的謠言傳播開來後,平民治安維持者(其中一些人攜帶武器)設定路障,盤問疏散居民。至少有三名被指控設定路障的男子被捕。現在,在關於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和“海倫”颶風的虛假資訊之後,也有人呼籲向北卡羅來納州派遣民兵。

馬薩諸塞海事學院的應急管理專家薩曼莎·蒙塔諾說,人們傾向於“想要相信”虛假資訊和謠言只是“存在於網上,而且這些只是Twitter上隨意發帖的普通人……我認為這根本不是真的。網上發生的事情很容易轉移到線下”。她指出,“即使在我們狀態最佳的一天,當每個人都意見一致並良好合作時,應對像‘海倫’和現在的‘彌爾頓’這樣規模的災難也非常複雜。”在其中加入虛假資訊,救援人員就又多了一件事要處理——以及對他們在現場的安全和保障的又一個威脅。

即使在風暴過後,虛假資訊也可能危及倖存者。蒙塔諾說,如果虛假資訊讓你相信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可能會沒收你被水損壞的房屋,“你可能不太可能在修理房屋時離開。這意味著你將住在充滿黴菌的房屋中。這非常危險。”“我認為,這裡潛在的影響非常重大。”

本·瓜裡諾《大眾科學》的副技術編輯。他撰寫和編輯關於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以及我們與工具關係的文章。此前,他曾在《大眾科學》擔任科學編輯,並在《華盛頓郵報》擔任專職撰稿人,在那裡他報道了新冠疫情、科學政策和虛假資訊(以及恐龍骨骼和水熊)。他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的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本·瓜裡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