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丑會讓我們感到毛骨悚然

一位心理學家研究了關於邪惡小丑引誘兒童進入樹林的報道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涵蓋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令人毛骨悚然的小丑一直在恐嚇美國,至少在10個不同的州都發現了真正的小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據報道,這些惡魔般的小丑試圖引誘婦女和兒童進入樹林,用刀和彎刀追逐人們,並從汽車裡對人們大喊大叫。他們被發現徘徊在墓地,並且在深夜出現在荒涼的鄉村道路旁時,被汽車的前燈照到。

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出現小丑目擊浪潮。在1980年代波士頓地區發生類似事件之後,洛倫·科爾曼,一位研究諸如大腳怪和尼斯湖水怪等神話野獸背後民間傳說的神秘動物學家,提出了一個名為“幽靈小丑理論”的理論,該理論將小丑目擊事件的激增歸因於群體性癔症(通常由兒童目擊的事件引發)。

我們無法確定這些事件中哪些是惡作劇,哪些是真正的小丑行為過分的例子。儘管如此,肇事者似乎正在利用我們長期以來對小丑的愛恨交織的關係,觸及許多兒童(和一些成年人)在他們面前感到的原始恐懼。

事實上,2008年在英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實際上很少有孩子喜歡小丑。它還得出結論,在醫院的兒童病房裡用小丑的圖片裝飾的常見做法可能會產生與培育環境完全相反的效果。難怪這麼多人討厭羅納德·麥當勞

但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不僅僅是對指出小丑讓我們感到毛骨悚然而感興趣;我也對我們為什麼覺得他們如此令人不安感興趣。今年早些時候,我與我的學生莎拉·科恩克在《心理學新思想》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題為“論令人毛骨悚然的本質”的研究。雖然這項研究並非專門針對小丑的令人毛骨悚然之處,但我們發現的許多內容可以幫助解釋這種有趣的現象。

小丑的行進

類似小丑的角色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歷史上,弄臣和小丑一直是諷刺和嘲弄有權勢人物的工具。他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的安全閥,並被賦予了獨特的表達自由——只要他們作為藝人的價值超過了他們給高層人士帶來的不適。

弄臣和其他被嘲笑的人可以追溯到至少古埃及,英文單詞“clown(小丑)”最早出現在1500年代左右,當時莎士比亞用這個詞來形容他幾部戲劇中的愚蠢角色。現在大家熟悉的馬戲團小丑——臉上塗著油彩,戴著假髮和穿著超大號的衣服——出現在19世紀,並且在過去的150年裡只發生了輕微的變化。

邪惡小丑的說法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今年早些時候,作家本傑明·拉德福德出版了《壞小丑》,其中他追溯了小丑演變成不可預測的、具有威脅性的生物的歷史演變。

令人毛骨悚然的小丑的形象在連環殺手約翰·韋恩·蓋西被捕後真正成型。在1970年代,蓋西以“波戈小丑”的身份出現在兒童的生日派對上,並且還經常畫小丑的畫。噹噹局發現他殺害了至少33人,並將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埋在他芝加哥郊區住所的爬行空間時,小丑和危險的精神病行為之間的聯絡就永遠地固定在美國人的集體無意識中。

在蓋西臭名昭著之後,好萊塢透過一場小丑恐怖活動,利用了我們對小丑的深刻矛盾情緒,這場活動沒有絲毫過時的跡象。潘尼懷斯,斯蒂芬·金1990年電影《小丑回魂》中的小丑,可能是最恐怖的電影小丑。但是還有“來自外太空的殺人小丑”(1988年),《鬼哭神嚎》(1982年)中床底下的可怕小丑娃娃,《殭屍之地》(2009年)中的殭屍小丑,以及最近的《萬聖節之夜》(2013年)中的殺人小丑。

令人毛骨悚然的本質

然而,心理學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小丑——本應是笑話和惡作劇的傳播者——經常讓我們感到脊背發涼。

我的研究是對令人毛骨悚然的現象進行的首次實證研究,我有一種預感,感到毛骨悚然可能與模稜兩可有關——不確定如何對一個人或情況作出反應。

我們招募了1341名年齡在18歲到77歲之間的志願者來填寫線上調查。在調查的第一部分中,我們的參與者評估了一個假設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會表現出44種不同行為的可能性,例如不尋常的眼神交流模式或可見紋身等身體特徵。在調查的第二部分中,參與者對21種不同的職業的令人毛骨悚然程度進行了評估,在第三部分中,他們簡單地列出了他們認為令人毛骨悚然的兩種愛好。在最後一部分中,參與者記錄了他們對關於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的本質的15個陳述的同意程度。

結果表明,我們認為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比女性更可能是男性(就像大多數小丑一樣),不可預測性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不尋常的眼神交流模式和其他非語言行為會大大觸發我們的令人毛骨悚然探測器。

諸如眼睛凸出、奇怪的笑容或手指過長等不尋常或奇怪的身體特徵本身並不會導致我們將某人視為令人毛骨悚然。但是,奇怪的身體特徵的存在會放大這個人可能表現出的任何其他令人毛骨悚然的傾向,例如持續地將對話引向奇怪的性話題或未能理解將爬行動物帶入辦公室的政策。

當我們要求人們對不同職業的令人毛骨悚然程度進行評分時,排名第一的職業是——您猜對了——小丑。

結果與我的理論一致,即感到“毛骨悚然”是對威脅模糊不清的反應,只有當我們面臨威脅的不確定性時,我們才會感到不寒而慄。

例如,在與一個散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但實際上無害的人的談話中途逃跑會被認為是粗魯和奇怪的;同時,如果這個人實際上是一種威脅,那麼無視你的直覺並與他互動可能是危險的。這種矛盾心理讓你僵在原地,沉溺於不適之中。

這種反應可能具有適應性,是人類進化出來的一種感覺,感到“毛骨悚然”是在可能危險的情況下保持警惕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小丑會觸發我們的毛骨悚然警報

根據我們研究的結果,我們發現他們令人毛骨悚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拉米·納德是一位研究小丑恐懼症(對小丑的非理性恐懼)的加拿大心理學家。納德認為,小丑恐懼症的產生是由於小丑化了妝並喬裝打扮,掩蓋了他們真實的身份和感受。

這與我的假設完全一致,即是小丑固有的模稜兩可使得他們令人毛骨悚然。他們似乎很高興,但他們真的高興嗎?而且他們很調皮,這讓人們時刻保持警惕。與小丑互動的人們永遠不知道他們是否會臉部被餡餅砸中,還是會成為其他某種羞辱性惡作劇的受害者。小丑的高度不尋常的身體特徵(假髮、大紅鼻子、化妝、奇怪的服裝)只會加劇對小丑接下來可能做什麼的不確定性。

當然,還有其他型別的人會讓我們感到毛骨悚然(動物標本剝製師和殯葬師在令人毛骨悚然的職業譜系中表現不錯)。但是如果他們渴望達到我們自動歸因於小丑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程度,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換句話說,他們還有很多需要填補的空白。

本文最初發表在The Conversation上。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