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甜食的誘惑是許多節食者的絆腳石。然而,貓對糖漠不關心,這在哺乳動物王國中是一種罕見的特徵。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弄清楚了原因。貓科動物顯然攜帶一個基因缺陷,該基因編碼哺乳動物甜味受體的一部分。
不僅在寵物貓身上觀察到對甜食缺乏興趣,在獅子、老虎和美洲虎等野生貓科動物身上也觀察到。“對此行為的一種可能解釋是,貓科動物無法檢測到糖和高強度甜味劑等甜味化合物,因為它們的甜味受體存在缺陷,”費城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的李霞 (Xia Li) 說。李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來調查貓的味覺遺傳學。他們確定這些動物在名為Tas1r2的基因中缺少 247 個鹼基對,該基因編碼 T1R2,T1R2 是構成大多數哺乳動物甜味受體的兩個蛋白質亞基之一。“這種型別的基因被稱為假基因,有點像分子化石,”李說。“它大概曾經編碼一個功能性蛋白質,但現在不再這樣做了。”
甜味受體的另一半,稱為 T1R3,在貓身上是正常的。“我們仍然不知道的是,先出現的是食肉行為還是 T1R2 蛋白的丟失,”莫內爾的資深作者約瑟夫·G·布蘭德 (Joseph G. Brand) 指出。“關於這個基因,這是‘用進廢退’的例子嗎?”科學家們在 7 月刊的《PLoS 遺傳學》雜誌上描述了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