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對話(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從歐洲中世紀的獵巫行動到坦桑尼亞當代的“巫醫”,對巫術的信仰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上都存在。人類學家長期以來對這種現象著迷,但一直難以用定量方法來研究它——因此,我們對它如何以及為什麼出現理解甚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我們在中國某地區進行的一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機會來檢驗最常見的假設——巫術指控是用來懲罰那些不遵守當地規範的人。根據這個理論,巫術標籤標記了那些被認為不可信的人,並鼓勵其他人出於害怕被貼上標籤而遵守規範。然而,一些實證研究表明,巫術標籤反而破壞了信任和社會凝聚力。
我們的研究基於中國西南地區五個村莊的800戶家庭。我們研究了那些被貼上“巫婆”標籤的人的社會行為,並將其與那些沒有被貼上標籤的人進行了比較。這項工作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上,是倫敦大學學院、北京中國科學院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之間長期合作的基礎。
為了確定家庭之間的社會網路和合作,我們進行了挨家挨戶的調查,詢問誰與誰有孩子、婚姻和伴侶關係。我們還收集了關於贈送禮物的資料,以及在收穫和種植季節的農場工作小組的資料,以瞭解誰在幫助其他家庭耕種。所有這些衡量標準產生了基於親屬關係、生殖伴侶、禮物交換或農場工作的家庭之間的四個社會網路。
魔法毒藥
在該地區時,我們偶爾會被警告不要在某些家庭吃飯,因為那裡的婦女被認為是超自然的“下毒者”。他們使用的標籤——“zhu”或“zhubo”——有時也被翻譯為“巫婆”。哪個家庭被貼上這樣的標籤是眾所周知的,我們驚訝地發現它佔了13%的家庭。
這個標籤是社會網路中分類的最強預測因素之一。來自被貼標籤的家庭的人很少與來自未被貼標籤的家庭的人有孩子或伴侶關係,他們也很少交換禮物或在彼此的農場工作。然而,被貼標籤的家庭在互相幫助,並互相繁殖,這減輕了被排除在主流社會網路之外的成本。
我們還在村莊裡玩了一個“經濟遊戲”,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小筆錢,並被要求將他們希望的任何比例的錢捐給村莊(在所有參與者之間分配)。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被貼上“巫婆”標籤的人在這個遊戲中比其他人更不合作。
事實上,我們發現被貼標籤的家庭與其他家庭非常相似,只是被貼標籤的家庭更有可能是由女性領導的,而且實際上略微富裕於平均水平。
我們還發現,獲取標籤的過程是不透明的。即使是受害者通常也不知道是誰開始散佈關於他們的謠言,他們可能只是開始注意到其他人躲避他們。一些訊息來源報告說,這種標籤在家族中流傳,女兒從母親那裡繼承這種地位。因此,這種誹謗的起源可能發生在很久以前。
解釋結果
相信(透過巫術標籤或其他原因)害怕失去聲譽是更廣泛社群合作的巨大驅動力的人類學家經常用經濟遊戲的實驗室實驗來支援他們的論點。這些實驗還表明,那些懲罰違規者的人自己也可以獲得聲譽上的好處。
然而,這種觀點的真實世界例子很難找到。大多數關於巫術的研究都不是定量的,也沒有像我們所做的那樣研究社會網路。雖然這項研究表明,沒有證據表明那些被貼上這種有害標籤的人是不合作的,但這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指控會成立,而在其他情況下則不會。
我們的結論是,巫術指控是從家庭之間的競爭演變而來的。貼標籤可能已經成為人們超越競爭對手並在繁殖或資源方面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方式。然而,競爭的來源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有所不同。
還有其他解釋也可能適用。世界各地對巫術的看法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中年婦女是最常見的受害者,並且經常涉及投毒指控。但也有許多差異。關於巫術譴責起源的另一種觀點是,當父權制機構試圖建立對母權制的統治地位時,巫術譴責很常見。這可能也適用於這種情況,因為該地區最常見的宗教佛教更以男性為主導,而該地區的傳統社會結構是“母系血統”,通常透過女性血統來追溯後代。
巫術指控的父權制維度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婦女在傳統社會,甚至在類似於“獵巫”的現代背景下(例如專門針對婦女的網路欺凌)中成為受害者。
我們做的研究越多,我們就越能理解並解決這些可能對世界各地的婦女造成毀滅性影響的實踐背後的機制。
本文最初發表於對話(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