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燈籠蠅是否減緩了它們的入侵?

儘管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都試圖減少入侵性燈籠蠅的數量,但它們仍在紐約市、費城和華盛頓特區的都市區蔓延。

A squashed Spotted Lanternfly on pavement

在紐約市哈德遜城市廣場社群被踩扁的燈籠蠅。

Richard Levine / Alamy Stock Photo

即使是最冷酷的紐約市水泥叢林居民也一定會注意到,突然之間,燈籠蠅無處不在。

無需經驗豐富的昆蟲學家也能注意到這些昆蟲,它們在每個階段都帶有引人注目的圓點,成年後約一英寸長。燈籠蠅(Lycorma delicatula)原產於亞洲,首次在美國有記錄的出現是在2014年的賓夕法尼亞州。在過去的十年中,它們已蔓延到新澤西州和特拉華州,並在紐約州、康涅狄格州、馬里蘭州及更遠的地方取得了重大進展。2020年,紐約市首次出現燈籠蠅 infestation,這些昆蟲迅速蔓延到整個都市區。2022年和2023年,那裡出現了特別龐大的人群。

康奈爾大學的植物病理學家 Brian Eshenaur 說:“就像許多入侵物種一樣,當它們離開原生地時,它們沒有天敵來控制它們;種群數量會激增。” 他在紐約州的燈籠蠅應對工作中工作。“這種情況肯定在這裡發生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今年,紐約市的蟲害似乎有所減少——儘管 Eshenaur 說這只是傳聞。“我們沒有任何實際數字可以證明這一點,”他說。紐約州農業與市場部也對此表示贊同,報告稱已收到較少的城市居民關於燈籠蠅的電話。

自從這些昆蟲首次出現在城市中以來,紐約人就聽從了呼籲,踩死這些入侵物種,Eshenaur 和昆蟲學家 Matthew Travis 都認為,這種民間正義很可能在今年的數量下降中發揮了作用。

但當涉及到入侵物種時,一個季度的目擊次數減少並不值得慶祝勝利。“我們知道它們還在附近。它們沒有離開。它們仍然在這裡,而且仍然是一個問題,”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昆蟲學家 Jessica Ware 說。她補充說,燈籠蠅種群似乎明顯呈斑塊狀分佈,成群的昆蟲四處移動,儘管科學家們尚不確定是什麼驅動了這種模式。“這可能會給人們一種錯誤的印象,認為它們可能已經消失了,”她說。

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燈籠蠅國家政策經理 Travis 說,驚人的種群激增之後出現一些下降,對於入侵物種來說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模式。Ware 還指出,一些自然因素可能使燈籠蠅今年夏天更難在紐約市茁壯成長。“我們今年夏天確實特別乾燥,而且氣溫特別高,”她說。Eshenaur 引述報告稱,人們看到燈籠蠅被北美紅雀和藍知更鳥等鳥類以及螳螂和車輪蟲等昆蟲吃掉。

這並不是說紐約人不能因為應對入侵而走上街頭而邀功——或者說沒有更多的工作要做。Travis 說,即使在燈籠蠅已經紮根的地區,繼續踩死它們也是有幫助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確保不要將昆蟲或它們的卵從它們目前的活動範圍帶到新的 territory。Travis 說,燈籠蠅可以靠自己的翅膀力量傳播,但真正的問題是當人類給它們搭便車時。“我們看到的與其說是自然傳播,不如說是這些大的跳躍,”他說。“這傢伙已經變得非常擅長搭便車了。” 他尤其擔心昆蟲的傳播似乎是沿著鐵路進行的。為了避免給燈籠蠅搭便車,人們應該仔細檢查他們的汽車和貨物,看是否有成蟲或它們不顯眼的卵塊,這些卵塊看起來像飛濺的幹泥。

從長遠來看,人類可能會在對抗燈籠蠅的鬥爭中獲得額外的幫助。除了 Eshenaur 說已經開始的自然捕食之外,科學家們正在評估許多潛在的燈籠蠅敵人。他說,一種原產於大西洋中部的真菌似乎可以自行感染燈籠蠅,科學家們可能能夠將其開發成商業上可行的管理工具。研究人員還在評估寄生蜂——在另一種生物體內或體表發育並通常殺死宿主的生物——它們在其原生地感染燈籠蠅,並測試如果將它們釋放到美國,是否會對美國物種造成危害。*

與此同時,Ware 希望整個地區,尤其是紐約市的人們,將他們與燈籠蠅的經驗帶到未來——因為這種帶圓點的入侵者絕不可能是最後一個來到這個鎮上的新昆蟲。“燈籠蠅不一定非常獨特;我們總是會遇到入侵物種,”Ware 說。“只要人們去過北美,我們就會把昆蟲帶到這裡。”

Ware 說,這意味著重要的是要注意您所在地區的昆蟲,並密切關注新來者——即使是那些比燈籠蠅更不引人注目的昆蟲——如果您看到有六條腿的可疑生物,就要發出警報。“如果您看到您在您家附近不習慣看到的東西,”她補充說,“您應該讓別人知道。”

*編者注(2024年9月18日):這句話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研究人員評估寄生蜂的描述。

Meghan Bartels 是一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她於 2023 年加入大眾科學,現在是該雜誌的高階新聞記者。此前,她曾在 Space.com 擔任作家和編輯超過四年,並在Newsweek 擔任科學記者近一年,專注於太空和地球科學。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Audubon, Nautilus, AstronomySmithsonian 等出版物上。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的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獲得了新聞學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 Meghan Bartels 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