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會選擇哪種流感風險?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個人在面臨醫療困境時,與為他人選擇相比,更可能為自己選擇風險更高的方案。

密歇根大學和安娜堡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保健系統的研究人員線上研究中,要求 2,400 名參與者扮演以下四種角色之一:決定個人治療的患者、為孩子選擇的父母、為患者提供建議的醫生或為眾多患者制定指南的醫療主管。隨後,志願者們被要求想象一場嚴重的流感爆發,這種流感有 10% 的致死機率,並可以選擇接種一種新的流感疫苗,這種疫苗有 5% 的致命機率。

扮演父母、醫生和醫療主管角色的人都比扮演自我治療角色的人更傾向於選擇疫苗。當參與者被呈現癌症情景以及是否接受化療的選擇時,反應也遵循類似的趨勢。結果代表了“省略偏見”現象——選擇不作為而不是作為,即使冒著更大危害的風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研究的負責人 Brian J. Zikmund-Fisher 在大學和退伍軍人事務部擔任研究職位,他指出,儘管近年來實際患者越來越多地參與制定治療選擇,但該研究強調了為什麼臨床醫生不應減少參與。“指導決策過程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說,“幫助患者看到大局。”

Zikmund-Fisher 計劃開展後續工作,以檢查視角對臨終關懷環境中所做決策的影響,例如選擇緩解症狀的護理與可能延長生命但生活質量較低的積極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