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於任何親眼目睹過森林火災或其過後陰森的焦土景象的人來說,地面上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更難評估的是生物質燃燒在大氣中造成的影響。新的研究表明,這些火災對大氣的影響是深遠的,並且可能會在區域和大陸尺度上顯著影響氣候。
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的兩項關於亞馬遜森林火災煙霧汙染的研究詳細說明了相關發現。在第一篇論文中,德國美因茨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 Meinrat O. Andreae 和他的同事報告說,在重度汙染的情況下,煙霧會抑制降雨,使氣溶膠滲入大氣的上層。結果,雲層看起來會冒煙。最終,煙霧氣溶膠會改變到達地球的輻射量,並促進煙霧的遠距離傳輸。當充滿氣溶膠和水分的雲最終釋放降水時,它們會產生強烈的雷暴和大冰雹,而不是通常的適度降雨。作者寫道:“增強的暴風雨會在大氣層更高處釋放潛熱。這應該會顯著影響區域和全球的環流系統。”
在第二項研究中,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 Ilan Koren 領導的一個團隊分析了亞馬遜旱季的衛星資料,發現當空氣清潔時,分散的積雲覆蓋率從 38% 下降到重煙霧條件下的零。他們說,雲層覆蓋減少導致的入射熱量會淹沒煙霧顆粒散射太陽輻射的冷卻效應。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儘管預期會有氣溶膠冷卻效應,地球在上個世紀仍然顯著變暖。” ——凱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