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面積相當於一個小國的非洲保護區內保護大象免受偷獵者的侵害?這項艱鉅的任務通常落在公園管理員身上,他們可能要花數週時間在灌木叢中徒步巡邏,有時甚至缺乏無線電、帳篷甚至襪子等基本裝備。他們基本上輸給了象牙偷獵者,非洲兩種大象的最新可用資料證明了這一點,這兩種大象都受到威脅:非洲草原象的數量在2007年至2014年間下降了30%,而非洲森林象的數量在2002年至2011年間驟降了62%。
為了阻止損失,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越來越多地轉向技術。最新的工具是:即時追蹤項圈,由肯亞的非營利組織“拯救大象”開發,目前已在10個國家的325多隻動物身上使用。該組織的研究人員編寫了演算法,利用來自項圈的訊號自動檢測動物何時停止移動(表明它可能已死亡)、減速(表明它可能受傷)或走向危險區域,例如以猖獗的偷獵而聞名的區域。嵌入項圈的實驗性加速計可以檢測到異常行為,例如“狂奔”——突然、驚慌的逃跑,這可能預示著襲擊。與傳統的追蹤項圈不同,許多傳統的追蹤項圈傳送地理座標的頻率很低或將地理座標儲存在船上以供日後檢索,而這些裝置的即時饋送使管理員能夠快速做出反應。在一些案例中,它們促成了逮捕行動。
然而,新型項圈產生的資料量很快變得難以承受。因此,“拯救大象”組織與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建立的公司 Vulcan 合作,該公司為 iOS 和 Web 設計了一個名為“領域感知系統”的開源追蹤應用程式。當潛在問題出現時,DAS 應用程式會發送警報——例如,如果大象逃跑,或者現場感測器檢測到人類入侵者。它還整合了大量其他資訊,包括附近管理員、車輛和飛機的定位,以及檢測到的槍聲、相機陷阱饋送、逮捕和犯罪現場記錄、天氣等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拯救大象組織的地理空間科學顧問傑克·沃爾表示,項圈中使用的一些技術——GPS、車載資料儲存、電話或衛星接收器——在日常裝置中也很常見,包括智慧手機。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工具正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應用。他說,這是 DAS 使用的所有資料首次以一個簡潔的饋送和地圖呈現。
該程式的早期版本正在非洲的四個地點進行測試,計劃於 9 月份擴充套件到 10 個地點。肯亞萊瓦野生動物保護區 (Lewa Wildlife Conservancy) 的 51 Degrees 是一家負責監督萊瓦安全運營的私營公司,其主管巴蒂安·克雷格表示,DAS 在不到一年前推出後,已被視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能夠在一個地方即時視覺化所有這些資訊,這對保護區管理者來說意義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