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聯邦研究員昨天表示,中國的能源使用量應該在2030年左右趨於平穩,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將出現類似的趨於平穩。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國能源組主任馬克·萊文表示,他的研究與主流觀點相悖,主流觀點認為中國的能源需求將無限膨脹。
相反,正如萊文和其他人在昨天釋出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的那樣,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飽和”——它將不再需要像現在這樣快速地製造電器、道路和原材料。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萊文在能源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說:“顯然,最重要的是,從長遠來看,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將遠低於我認為大多數人相信的水平。” “因此,我發現這項展望2030年以後的工作非常有用。”
萊文表示,在未來40年裡,對烘乾機、洗碗機和烤麵包機等家電的需求將趨於平穩,與此同時,這些家電將變得更加節能,有助於穩定中國家庭的能源使用量。
不過,萊文的設想中存在一些很大的“如果”:首先,中國迅猛的經濟增長在本十年開始放緩。目前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本十年將放緩至8%以下,到2030年將降至約3%。
擺脫煤炭?
其次,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劇烈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解釋的——擺脫煤炭的轉變。2005年,中國約四分之三的電力來自煤炭,這幫助中國最近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但在萊文的論文中,由於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增加,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降至30%的低水平。
是什麼驅動了這一點?報告指出,中國到2020年將在能源強度和二氧化碳強度方面實現宏偉目標;過去,萊文和其他學者也指出,中國難以滿足其對煤炭的巨大需求。
榮鼎集團合夥人特雷弗·豪瑟在EIA會議上表示,中國要實現其宏偉目標將面臨艱難的道路。
3月份釋出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中國11.4%的能源來自“非化石”能源。豪瑟表示,這是一個驚人的目標,未來十年需要約320吉瓦的新增核能、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當他研究一項通用的碳排放交易政策將實現什麼目標時,結果約為66吉瓦。
這是在經濟增長約7%的情況下;如果經濟增長10%,經濟將需要480吉瓦。這個速度相當於每年建造一座三峽大壩,每年增加150吉瓦的風電——這兩者都有其成本。
“我認為他們可以實現目標,但這將很困難,”另一位小組成員,Transition Energy International總裁威廉·錢德勒說。錢德勒在中國銷售熱電聯產裝置,他對北京的鐵腕手段的效果感到困惑。
命令和控制的力量
他說,近年來,省級政府經常告訴工廠,如果他們想更新營業執照,就必須安裝一些新的節能技術,例如錢德勒的技術。
他說:“我們與一些客戶交談過,他們的競爭對手因為沒有做這些事情而被關閉。” “在那段時間裡實施的命令和控制措施的嚴厲性真是非同尋常。”
錢德勒表示,他擔心即使中國清理其能源部門,美國的幫助也將減少。他提到了弗吉尼亞州眾議員弗蘭克·沃爾夫(共和黨),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最近的言論。
據美國科學促進會《科學內幕》報道,在本月達成的2011財年預算妥協方案中,沃爾夫插入了兩行,削減了美國和中國之間一些科學合作的資金。
沃爾夫告訴《科學內幕》:“我們不想給他們利用我們技術的機會,而且與他們打交道我們一無所獲。” “坦率地說,這歸結為一個道德問題……你會與斯大林開展雙邊專案嗎?”
經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