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毒入侵大腦

神經退行性疾病可能由鼻腔感染引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神經退行性疾病曾一度被認為是心理疾病,根植於心理學。現在,病毒被認為是引發腦部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 (MS) 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環境因素之一。特別是人皰疹病毒 6 型 (HHV-6) 在過去的研究中已與多發性硬化症相關聯。神經科學家 Steven Jacobson 及其在美國國家神經疾病與卒中研究所的同事已確定,該病毒透過嗅覺通路進入人腦,與飄入我們鼻子的氣味一起。

研究人員測試了來自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大腦細胞樣本,並在兩組的嗅球中都發現了該病毒的證據。透過鼻腔通道感染可能非常常見,攜帶休眠的 HHV-6 儲存庫也很常見,但在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中,該病毒是活躍的。遺傳學和其他未知的環境因素可能決定了病毒一旦進入大腦後重新啟用的可能性,這可能會導致疾病進展。

該病毒似乎透過感染一種稱為嗅鞘細胞 (OEC) 的神經膠質細胞侵入大腦,這種細胞滋養嗅覺神經元,並將它們從嗅球引導到神經系統中的目標。這些目標包括邊緣系統,這是一組位於大腦深處的進化上古老的結構,“病毒喜歡在這裡重新啟用,” Jacobson 解釋說。他指出,嗅覺神經元及其 OEC 是已知在我們一生中都會再生的少數腦細胞之一。這種神經發生可能使我們的嗅覺保持敏銳,但代價是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