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雜誌讓 M. C. 埃舍爾聲名鵲起

在 20 世紀 60 年代,馬丁·加德納幫助藝術家 M. C. 埃舍爾成為轟動一時的人物

在 1957 年至 1986 年間,馬丁·加德納為本雜誌撰寫了“數學遊戲”專欄,共計 297 期。在那段時間裡,他成為世界上最多產、最著名的趣味數學普及者。他的粉絲仍然像崇拜巫師一樣崇拜他,認為他能變出無窮無盡的謎題、遊戲和謎語盛宴,這些謎題、遊戲和謎語建立在數學思想之上,而這些思想往往會發生違反直覺的轉折。他可能像他寫的那樣生活:已故數學家約翰·霍頓·康威在參觀了加德納位於作家家閣樓的辦公室後評論說,“那裡堆滿了謎題、遊戲、機械玩具、科學珍品和許多其他有趣的東西,簡直就像巫師的巢穴。”

在他的 1961 年 4 月專欄中,加德納向美國讀者介紹了荷蘭藝術家 M. C. 埃舍爾,一位一絲不苟的工匠,他非常喜歡挑戰人們的期望和打破規則。他創造了令人費解的世界,在那裡不可能的事情會發生:動物從頁面中爬出來,樓梯上升與自身相遇並形成無限的閉環,人們可以在其中永遠攀登,重力向多個方向拉動,瀑布傾瀉到產生它們的同一個水池中。

加德納的專欄並非直接關於埃舍爾。這是一篇對多倫多大學幾何學家 H.S.M. 考克瑟特撰寫的《幾何學導論》的好評,該書探討了舊教科書不敢涉足的領域,例如非歐幾何。考克瑟特使用了埃舍爾的作品來闡釋這本書。

這是一個自然的搭配:儘管埃舍爾公然無視傳統和權威,但他還是擁抱了幾何學中的對稱定律。用數學術語來說,“對稱群”指的是可以滑動、反射或旋轉物體的所有方式,使其最終外觀與其初始外觀相同。埃舍爾經常呼叫平移、映象反射和形式的重複。

M. C. 埃舍爾的騎士影像的一個版本出現在馬丁·加德納 1961 年的《大眾科學》專欄中。圖片來源:M. C. 埃舍爾的“對稱繪畫 E67”,© M. C. 埃舍爾公司,荷蘭。版權所有。www.mcescher.com

《大眾科學》1961 年 4 月刊的封面展示了埃舍爾繪製的一群飛鵝,一半面向左,另一半面向右。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鳥很相似——面向左邊的一半看起來像,但又不完全是,面向右邊一半的映象。盯著這張照片幾秒鐘後,觀看者意識到這些鳥像拼圖碎片一樣相互 interlocking。數學家將一個或多個幾何形狀排列成 interlocking 並完全覆蓋平面表面描述為“平面 tiling”。正方形、六邊形和等邊三角形可以做到這一點。顯然,埃舍爾的鳥也可以。

世界頂級的埃舍爾作品對稱性專家數學家多麗絲·沙茨施耐德說,1961 年的專欄很可能“激起了”數學家和科學家的“胃口”。五年後,加德納用整個專欄來介紹埃舍爾的作品,幷包括了各種各樣的例子。

事情就是從那時開始起飛的。“埃舍爾被來自收藏家和崇拜者的大量信件淹沒了”,他們想擁有自己的埃舍爾作品,沙茨施耐德說。“加德納先生的文章發表後,我的客戶,尤其是在美國的客戶,讓我不得安寧,”埃舍爾寫信給他的朋友科尼利厄斯·羅斯福,一位前中央情報局特工(也是西奧多·羅斯福的孫子),那時他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埃舍爾作品收藏家。在專欄發表後,加德納成為了一種埃舍爾經紀人,將(透過寫給本雜誌的信件)請求獲得自己作品印刷品的潛在買家重新定向。

埃舍爾熱潮開始了,他的受歡迎程度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爆發。埃舍爾的作品挑戰了關於確定性和真理的長期以來的觀念,與當時的文化反主流浪潮相吻合。“我忍不住要嘲笑我們所有毫不動搖的確定性,”他在 1965 年說。“你確定地板不能也是天花板嗎?你絕對確定你走上樓梯時是在向上走嗎?你能確定不可能既要擁有蛋糕又要吃掉它嗎?”埃舍爾於 1972 年去世,但他的作品仍然以大型(通常是盜版的)海報形式掛在宿舍的牆壁上,並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的博物館展覽中展出。

儘管如此受歡迎,這位藝術家在數學和藝術世界中始終感到格格不入——甚至不受歡迎。藝術界似乎經常對他的作品懷有敵意,埃舍爾曾經說過,他對“藝術家”這個詞感到“尷尬”。在 1998 年回顧展的一篇評論中,《紐約時報》的一位藝術評論家將埃舍爾貶為“非藝術家的非藝術家”。

“我開始說一種很少有人理解的語言。這讓我感到越來越孤獨,”他在 1959 年,也就是加德納的第一個專欄發表前兩年,寫信給他的兒子喬治。“數學家可能會友好而感興趣,並慈父般地拍拍我的背,但歸根結底,對他們來說我只是個笨手笨腳的人。“有藝術氣息”的人主要會感到惱火。”

但在加德納趣味數學的嬉戲世界中,埃舍爾找到了一個家。“我認為你的文章確實非常出色,”他在看到 1966 年的專欄後寫信給加德納。今天,他很可能會將自己的社群識別為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群體,他們在數學思想中找到了審美靈感。

埃舍爾與這些藝術家,以及與數學家和任何發現自己無法抗拒謎題的人分享的一個關鍵屬性是一種特定的毅力。“我能做什麼,”他曾經寫信給他的兒子亞瑟,“當這類問題如此讓我著迷以至於我無法放下它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