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一套閃閃發光的潔白牙齒可能感覺很迷人,但過度熱衷於使用流行的牙齒美白療法的人們可能會嚴重危害他們的口腔健康。 TikTok 和 Instagram 上的網紅們正在兜售各種新穎的非處方美白產品,而名人通常雪白的牙齒可能會讓我們其他人對自己的笑容感到不自在。在 2022 年的一項調查中,近一半的牙醫表示,他們使用社交媒體來宣傳美容治療。
塔夫茨大學牙科醫學院綜合護理教授羅納德·佩裡說:“患者想要非常白的牙齒,以至於看起來不自然。” 他最早注意到人們對牙齒美白的興趣增加是在“社交媒體出現之後,然後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人們開始在 Zoom 上看到自己的牙齒,並認為它們看起來發黃。”
大約有 3700 萬美國人 在 2020 年嘗試過某種形式的牙齒美白產品或程式。各種各樣的非處方療法包括凝膠填充托盤、牙貼和美白筆——而牙醫可以使用強效漂白凝膠和雷射。專家表示,按照製造商的指南使用非處方產品通常是安全的,但他們警告說,過度使用可能會對您的牙齒造成代價:過度美白會損害牙釉質、灼傷牙齦、引起長期牙齒敏感,甚至漂白掉牙齒中過多的天然顏色,以至於牙齒變得半透明。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多數非處方療法使用相同的活性成分:過氧化氫。它啟動氧化反應,去除牙齒表面和下方的變色——這樣做會使牙釉質更具滲透性甚至多孔,根據 2015 年發表在《歐洲牙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此外,2018 年《牙科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直接將牙齒暴露於漂白劑(包括過氧化氫和過氧化脲)會導致富含神經的牙本質出現不適的敏感(堅硬的黃色組織,構成牙齒內部結構的大部分並覆蓋神經)。隨著牙釉質層的退化,牙本質本身最終會變得可見——完全違背了治療的目的。肯塔基大學修復牙科部門主任斯蒂芬·斯特利茨說:“我們最終看到的是下方更黃的牙本質。在牙齒邊緣,沒有牙本質的地方,它看起來像玻璃。”
偶爾漂白應用造成的損害通常不是永久性的,因為唾液中含有少量的電解質,包括磷酸鹽和鈣,可以幫助牙齒再礦化。乳製品、深色綠葉蔬菜和魚類等食物也含有一些強化牙齒的礦物質,而含氟化物和羥基磷灰石的牙膏可以強化牙釉質。但紐約市的美容牙醫納迪亞·羅德里格斯說,經常過度使用美白產品的人可能會出現長期牙齒敏感,甚至嚴重的牙齒腐蝕。美白治療中的過氧化氫會化學灼傷牙齦,特別是如果產品使用不正確。
那麼,您的牙齒可以安全地變白到什麼程度呢?這取決於您最初擁有的牙釉質量。“年輕人往往有更多的牙釉質,這意味著他們的牙齒可以比老年人的牙齒更白,”羅德里格斯說。她說,通常認為最好的做法是將牙齒美白到比眼白略白的色度。
佩裡說,適度的牙齒美白是安全有效的。總體而言,資料顯示,在牙醫診所進行的專業美白通常是無害的,只要人們在每次療程之間至少等待六個月到一年。一些牙齒敏感是常見的副作用,但通常在治療後幾周內消退。如果使用者遵循製造商的指南,大多數家用美白套裝也被認為是安全的。許多此類療法應僅使用最多兩週,羅德里格斯建議再次美白前等待三到四個月(家用療法中過氧化氫的百分比低於診所療法)。
擁有潔白的牙齒可以讓人感覺更體面和自信。但羅德里格斯警告說,社交媒體上宣傳的那些炫目的笑容通常是在兜售虛假的敘事。“當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擁有極其潔白的牙齒時,這[很可能]不是他們真實的牙齒,”她說。這種外觀可能是透過社交媒體濾鏡增強的,或者是透過稱為牙貼面的瓷貼面實現的,牙貼面可以覆蓋任何瑕疵或汙漬。
對於我們大多數想要更亮白牙齒的人來說,佩裡認為,例行的牙齒健康基礎知識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並且可能就足夠了。他說:“在您做任何其他事情之前,先進行專業的清潔,以去除硬化的牙菌斑、牙垢和牙齒上的大量汙漬。” 然後再決定是否仍然有必要進行額外的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