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數人在看到別人燦爛的笑容時會本能地咧嘴一笑,在看到同志痛苦時會皺起眉頭。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模仿有助於人們——尤其是女性——更快地理解他人的情感表達。
在他們最近的研究中,荷蘭心理學家,萊頓大學的瑪麗埃勒·斯特爾和奈梅亨拉德堡大學的阿德·範·克尼彭伯格向62名研究參與者展示了一系列面部照片,每張照片不到十分之一秒。觀看每張面孔後,參與者按下按鈕以表明影像顯示的是積極還是消極情緒。在實驗試驗的一半中,斯特爾和範·克尼彭伯格指示參與者避免模仿面部的表情,並咬緊牙關,這妨礙了他們這樣做。在對照條件下,參與者被要求在做出反應時保持肩膀靜止,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約束與必須避免移動面部肌肉一樣令人分心。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對每張面孔的反應速度,發現當女性可以自由模仿情感表達時,她們比男性更快地識別出情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當模仿受到限制時,男性沒有受到影響,但女性的速度降至與男性相同的水平。
作者說,結果與大腦成像研究相符,這些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擁有一種處理情感表達的捷徑。研究結果還暗示,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多地利用這種生物捷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情感的社會心理學家達克·凱爾特納說,這項研究很重要,因為它證實了其他工作,這些工作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報告說自己的情緒與他人的情緒之間有更大的對應關係,並且她們體驗到更高水平的同理心。凱爾特納解釋說,大多數現有資料都依賴於研究參與者的自我報告感知:“這項研究表明,這些性別差異也在非常快速的行為模仿中觀察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尚不清楚的是,人們在自然情況下模仿情感表達有多麼普遍,或者模仿對於女性採取的情感識別“快速通道”是否必不可少,劍橋大學心理學家西蒙·巴倫-科恩說。“當然,有很多證據表明女性有更強的同情心驅動力,但這是否是由模仿介導的仍有待確立。這項新研究至少與這種可能性相符,”他說。
注意:本文最初印刷時的標題為“不僅僅是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