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女性比男性壽命更長,但事實並非一直如此: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預期壽命的差異始於19世紀末。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800年至1935年間在13個發達國家出生的人們的資訊。
他們發現,在這段時間裡,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從1880年開始,女性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更快,導致兩性之間的死亡率出現差異。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購買訂閱將有助於確保未來出現更多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結果表明,雖然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女性的預期壽命更高,但這實際上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在19世紀末出生的人群中出現的人口現象”,研究人員總結道。
例如,對於1840年之前出生的人來說,男性和女性在相同年齡的死亡率大致相同。但對於1880年至1899年出生的人來說,50至70歲男性死亡率是同年齡女性的1.5倍。
研究表明,對於1900年之後出生的人來說,50至70歲男性的死亡率是同年齡女性的兩倍。[健康老齡化的 8 個技巧]
研究人員表示,心血管疾病是男性死亡率較高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員指出,在1880年至1919年間,心臟病和中風佔男性死亡率相對於女性死亡率增加的40%以上。
研究人員表示,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男性可能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但這種易感性只有在其他原因(如感染)導致的死亡開始下降之後才出現。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本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中指出,與女性相比,脂肪(也稱為肥胖)在男性體內的分佈往往不同,“他們不同的肥胖模式可能使男性更容易受到飲食和活動變化導致的體重增加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研究可以調查兩性之間的其他差異,包括可能在男性因心臟病死亡風險增加中起作用的遺傳差異。
關注 Rachael Rettner @RachaelRettner。關注 Live Science @livescience, Facebook和 Google+。原始文章發表在 Live 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