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資料營銷變成跟蹤

資料經紀人不能被信任會自我監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我們中的許多人現在期望我們的線上活動被記錄和分析,但我們認為我們居住的物理空間是不同的。資料經紀行業不這麼認為。對他們來說,即使是走在街上的行為也是一個合法的資料集,可以被捕獲、編目和利用。數字和物理之間的這種錯位不僅關係到隱私問題,還引發了關於倫理和權力的嚴重問題。

《華爾街日報》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 Turnstyle 的文章,該公司在多倫多市中心的商業場所安裝了數百個感測器,以收集智慧手機在搜尋開放 Wi-Fi 網路時發出的訊號。這些訊號用於唯一識別手機在街道、咖啡館、電影院、工作場所和家之間移動的情況。手機所有者無需連線任何 Wi-Fi 網路即可被跟蹤;整個過程在大多數手機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Turnstyle 對資料進行匿名化處理,並將其轉化為報告,出售給企業,以幫助他們“瞭解客戶”並更好地定製他們的服務。

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知名人士目前正在提倡無限的資料收集,以此作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威脅和最大化商業機會的方式。然而,這種趨勢可能會產生令人不快的後果。OfficeMax 的客戶 Mike Seay 最近收到了一封來自該公司的信,信中在他的名字後面寫著“女兒在車禍中喪生”。他沒有與 OfficeMax 分享此資訊。該公司表示,這是一個錯誤,是由“透過第三方提供商租用的郵寄名單”造成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顯然,這是一個錯誤,但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錯誤。OfficeMax 為什麼要首先收集關於某人孩子死亡的細節?如果這被認為是公平競爭,企業將對我們的資料設定哪些限制(如果有的話)?OfficeMax 沒有解釋它為什麼要購買郵寄名單,也沒有解釋其中包含多少個人資料,但我們知道第三方資料經紀人向企業出售各種資訊——包括,正如世界隱私論壇執行主任帕姆·迪克森去年 12 月在美國參議院作證時所說,“警察的家庭住址、強姦受害者……、遺傳疾病患者”,以及疑似酗酒者和癌症和艾滋病患者。

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已經有人嘗試為位置技術公司制定行業行為準則。一項提案將要求公司取消個人資料的識別,限制資料的保留時間,並防止資料被用於就業、醫療保健或保險目的。但該準則僅要求在資訊“非個人”時才需要選擇退出同意——即向中央網站提供您的詳細資訊以表明您不希望被跟蹤。

問題是,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個人的。“任何將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區分開來的資訊都可以用於重新識別匿名資料,”計算機科學家 Arvind Narayanan(現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 Vitaly Shmatikov 在 2010 年發表於《ACM 通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這包括對產品的匿名評論、搜尋查詢、匿名化的手機資料和商業交易。透過我們的網站選擇退出的模式也迫使客戶向營銷人員提供更多資訊。而且,尚不清楚自我監管是否就足夠了。大多數行業隱私模型都假設個人應該像企業一樣行事,在每個人都瞭解技術如何運作以及共享資料可能造成的後果的無摩擦市場中,以最佳價格交易其資訊。但這些模型並未反映我們現在面臨的嚴重不平等狀況的現實。那些掌握資料跟蹤和分析工具的人比那些沒有掌握這些工具的人擁有更大的權力。

僅僅關注個人責任是不夠的:問題是系統性的。我們現在面臨著城市街道上的大規模實驗,人們處於被迫參與的狀態,沒有任何真正的能力來協商條款,而且往往不知道他們的資料正在被收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