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人類進化故事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轉折中,科學家宣佈發現了“丹尼索瓦 11 號”——一位至少 13 歲的女性,生活在 5 萬多年前,並且是混血後代。她的父母不僅來自不同種族,而且來自兩個不同且現已滅絕的早期人類型別。他們確切的分類學名稱——無論是不同的物種還是亞種——仍然是科學辯論的問題。但丹尼索瓦 11 號的底線是,母親是尼安德特人,父親是丹尼索瓦人。
這項研究於週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是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先驅古遺傳學家斯萬特·帕博領導的團隊完成的。他和他的合著者在 2010 年首次描述了丹尼索瓦人,這是基於從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約 2000 塊骨骼碎片之一的遺傳證據,該洞穴位於西伯利亞與蒙古和中國接壤的阿爾泰山脈中。這項新發現是基於該批骨骼碎片中的另一塊,一塊 2.5 釐米長的碎片,它曾經是股骨或肱骨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從中提取了六個 DNA 樣本,然後克隆它們以進行詳細分析。
分子測年表明,迄今為止僅從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丹尼索瓦人和主要從歐洲遺址中發現的尼安德特人,在大約 40 萬年前彼此分化。他們共存,可能以相對較小的人口分散在廣闊的歐亞大陸上,直到兩者都在大約 3 萬到 4 萬年前滅絕。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從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考古遺址上方俯瞰山谷。圖片來源:Bence Viola 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
但來自丹尼索瓦 11 號和其他最近研究的遺傳證據表明,在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相遇的場合,他們通常會彼此交配,並與現代人類交配。研究指出,丹尼索瓦 11 號的父親攜帶少量尼安德特人血統,可能“遠至他一生前的 300 至 600 代”。
華盛頓大學的統計遺傳學家莎倫·布朗寧並未參與這項研究,她讚揚了這項新研究。“我真的對此感到震驚,”她說。“僅僅捕捉到這兩個不同群體的後代就非常了不起。”
“它看起來絕對可靠,”猶他大學人口遺傳學家艾倫·羅傑斯補充說,他也沒有參與這項工作。“我認為這些人,像往常一樣,做得非常出色。” 當被問及丹尼索瓦 11 號是否可能僅僅是一個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混合種群的後代,而不是來自具有如此鮮明背景的父母時,羅傑斯說,“我感覺他們的分析很有道理。我被說服了。如果這兩個物種在同一地點和時間在一起,它們會交配並不奇怪,”他補充道。“但我不認為我們現在才知道他們曾經在同一地點和時間在一起——如果是這樣,那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為什麼他們如此不同。” 也就是說,他們為什麼沒有進化成單一物種?
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東室的挖掘工作。圖片來源:Bence Viola 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大衛·賴克說,他沒有參與帕博的研究。“在丹尼索瓦洞穴,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個區域,這兩個群體在那裡相互交匯,在洞穴的步行範圍內。但一定存在很多隔離,以及混合。” 賴克說,來自如此不同種群的混血後代可能經歷了生物學問題。或者,帕博指出,如果混血背景的人“在當時的文化中不太被接受”,他們可能面臨文化偏見。
即便如此,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持續存在於現代人類基因組中。在非洲以外的所有現代人類群體中,少量的尼安德特人血統很常見;一些丹尼索瓦血統在東亞和大洋洲的人們中也很常見。今年早些時候,布朗寧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現代丹尼索瓦人的遺傳來自至少兩個不同的種群,這表明他們曾經分佈在遠超丹尼索瓦洞穴的範圍。帕博說,他的實驗室的下一步將是從丹尼索瓦洞穴地面的沉積物中提取 DNA,以確定“尼安德特人何時在那裡,丹尼索瓦人何時在那裡,以及兩者何時同時在那裡”。
賴克說,科學家們可以記錄人類史前時期這種互動的夢想“過去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我們正在見證夢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