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第一個定義,“懷疑論者”是“認為對於任何命題的真理都沒有充分的確定性理由的人”。這太虛無主義了。對於許多命題,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確信它們的真實性
這期大眾科學共有 84 頁。透過觀察證實。
恐龍大約在 6500 萬年前滅絕。透過火山噴發物(在恐龍化石之上和之下)的放射性測年技術的驗證和重複證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宇宙始於大爆炸。透過來自各種現象的證據的匯聚證實,例如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輕元素(如氫和氦)的丰度、星系的分佈、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大多數星系的紅移和空間的膨脹。
這些命題是“真實的”,因為證據非常充分,以至於拒絕暫且同意是不合理的。恐龍有可能在幾千年前滅絕(宇宙本身是在 10,000 年前創造的),正如年輕地球創造論者所相信的那樣,但這太不可能了,我們無需浪費時間考慮它。
然後是負面真理,例如科學中的零假設,它斷言除非另有證明,否則特定關聯不存在。例如,在近年來洩露的數萬封政府電子郵件、檔案和檔案中,沒有一個跡象表明存在 UFO 掩蓋事件或偽造的登月事件,也沒有人指控 9/11 事件是布什政府的內部工作,這很能說明問題。在這裡,缺乏證據就是證據的缺失。
其他命題僅透過內部驗證才是真實的:黑巧克力比牛奶巧克力更好;齊柏林飛艇樂隊的“通往天堂的階梯”是最偉大的搖滾歌曲;人生的意義取決於數字 42。這些型別的真理純粹是個人化的,因此其他人無法驗證。在科學中,我們需要外部驗證。
那麼宗教真理呢?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命題可能通過歷史驗證是真實的,因為我們稱之為拿撒勒耶穌的人可能存在過,羅馬人經常因為即使是輕微的罪行也處死人,而且大多數聖經學者——即使是那些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例如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著名的宗教學教授巴特·埃爾曼——也同意這個事實。相比之下,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的命題是一種基於信仰的主張,無法獲得有效的知識。介於兩者之間的是耶穌的復活,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是一個奇蹟,但並非不可能。是真的嗎?
比例原則要求為非同尋常的主張提供非同尋常的證據。在我們之前生活過的約 1000 億人中,所有人都已死亡,沒有人回來,因此其中一人(或多人)從死裡復活的主張與人們所能找到的非同尋常的主張差不多。證據與信念相稱嗎?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哲學家拉里·夏皮羅在他 2016 年出版的著作《奇蹟神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中寫道,“復活的證據遠不如歷史學家用來證明他們相信其他歷史事件(如龐貝古城的毀滅)的證據那樣完整或令人信服。”由於奇蹟遠不如普通的歷史事件(如火山爆發)那樣可能發生,“證明我們相信奇蹟的必要證據必須比證明我們相信普通曆史事件的證據好很多倍。但事實並非如此。”
那麼目擊證人呢?夏皮羅認為,也許他們“迷信或輕信”,並且看到了他們想看到的東西。“也許他們只報告說‘在精神上’感受到了耶穌,並且在幾十年裡,他們的證詞被修改為暗示他們親眼看到了耶穌的肉身。也許關於復活的記載從未出現在原始福音書中,而是在後來的幾個世紀新增進去的。對於福音書中關於耶穌復活的描述,任何這些解釋都遠比耶穌在死後三天後真的復活的可能性更大。”比例原則也意味著我們應該優先選擇更可能的解釋,而不是不太可能的解釋,而這些替代解釋當然是更可能的。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當本丟·彼拉多問他(約翰福音 18:38)“什麼是真理?”時,耶穌保持沉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