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一群科學家警告說“物種滅絕否認論”正在興起,這種論調很像氣候否認論,旨在錯誤地描述物種滅絕危機,並暗示人類活動實際上並沒有對生態系統和整個地球產生破壞性影響。
事實上,這種破壞性影響是不可否認的。
過去一年,科學家和保護組織宣佈,包括數十種青蛙、蘭花和魚類在內的長長物種名單可能已經滅絕。儘管經常和定期進行探險以 выяснить 它們是否仍然存在,但這些物種中的大多數已經幾十年沒有被發現了。這些物種滅絕的原因包括疾病、入侵物種和棲息地喪失,但大多數都歸結為人類行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然,證明否定總是很困難的,科學家們通常對宣佈物種真正消失持謹慎態度。他們警告說,過早地這樣做可能會使拯救物種的最後努力付諸東流,這個問題被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由於這個原因,並且由於這些物種中的許多物種生活在難以調查的地區,過去一年中的許多公告都宣佈物種可能或可能已經消失,這表明希望永存。
而且這種希望是有理由的:當我們投入精力和資源來拯救物種時,它通常是有效的。2019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保護工作已將鳥類滅絕率降低了 40%。另一篇最近的論文發現,保護措施在過去幾十年中阻止了數十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新論文警告說,許多物種仍然極度瀕危,或者可能仍然會滅絕,但我們至少可以止血。
有時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今年,IUCN(跟蹤世界各地物種滅絕風險的組織)宣佈了幾項保護勝利,包括以前極度瀕危的瓦哈卡樹蛙 (Sarcohyla celata),由於居住在其附近的人們採取的保護行動,現在被認為是“近危”。
“我們可以扭轉局面。我們不必只是坐在那裡哭泣,”保護科學家斯圖爾特·皮姆(Stuart Pimm),拯救自然組織(Saving Nature)的創始人說。
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已經失去或可能失去的東西。我們可以為它們哀悼,並立誓盡一切可能阻止更多物種加入它們的行列。
考慮到這一點,以下是科學家和保護界在 2020 年宣佈消失的物種,這些物種是從媒體報道、科學論文、IUCN 紅色名錄和我自己的報道中收集的。
孟加拉國的 32 種蘭花——2020 年首批報告任何物種滅絕的論文之一宣佈,孟加拉國已知的 187 種蘭花中,可能有 17% 已經消失。其中一些仍然存在於其他國家,但即使是區域性滅絕(或稱為種群滅絕)也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對我們的生態棲息地造成了損害。幾天後發表的一篇類似論文表明,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另外九種蘭花也可能已經滅絕。
光滑手魚(Sympterichthys unipennis)——2020 年少數幾個受到媒體關注的滅絕事件之一,原因很容易理解。手魚是一類不尋常的物種,它們的前鰭看起來有點像人類的附肢,它們用這些附肢在海底行走。光滑手魚自 1802 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它生活在塔斯馬尼亞海岸附近,當博物學家首次採集到它時,它可能很常見。海底捕魚、汙染、棲息地破壞、兼捕和其他威脅都被列為導致其滅絕的可能原因。儘管當地漁業在 50 多年前就已崩潰,但剩餘的手魚物種仍然極度瀕危,因此這次滅絕應該成為拯救它們的重要的警鐘。
65 種北美植物——去年,研究人員開始確定美國大陸有多少植物已經消失。他們編目了 65 種,包括 5 種小喬木、8 種灌木、37 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和 15 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中一些以前曾被報道過,但對於大多數植物來說,這是它們第一次被宣佈滅絕。該清單包括Marshallia grandiflora,這是一種來自美國東南部的巨型開花植物,去年被宣佈為一個獨立的物種。可惜的是,它最後一次被發現是在 1919 年(並且甚至在更長的時間裡一直與其他物種混淆)。
22 種青蛙——IUCN 今年宣佈近二十幾種長期未見的來自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青蛙物種為“極度瀕危(可能已滅絕)”——它們是殺死兩棲動物的壺菌的受害者。其中包括阿拉瓜強盜蛙(Pristimantis anotis),它已經 46 年沒有被觀察到,以及皮南戈殘趾蟾蜍(Atelopus pinangoi),它主要在 1980 年代消失。2008 年觀察到的一隻幼年蟾蜍讓科學家們認為該物種“可能已經滅絕,或者如果仍然存在現存種群,那麼種群數量也非常小(<50 只成熟個體)。”
奇裡基斑紋蛙(Atelopus chiriquiensis)和華麗毒蛙(Oophaga speciosa)——這些來自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的青蛙分別於 1996 年和 1992 年最後一次被發現,它們是壺菌的受害者,並於 12 月被宣佈滅絕。
15% 的蟎蟲物種——這需要更多的研究,但今年 8 月發表的一篇論文宣佈,在植物和脊椎動物也出現類似消失之後,“廣泛的蟎蟲滅絕的證據”。蟎蟲可能看起來或聽起來並不重要,但它們在其原生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如果到 200 年,世界 125 萬種蟎蟲物種中有 15% 消失,那麼我們談論的是數萬到數十萬的滅絕——研究人員預測這個數字將繼續上升。
西米路山八哥——一篇令人震驚的論文稱這是一種“正在進行中的滅絕”,一種以前未被描述的鳥類,可能在過去兩三年中由於為鳴禽貿易過度捕撈而在野外滅絕。可能還有少數在圈養中存在——目前是這樣。
來自菲律賓棉蘭老島拉瑙湖的 17 種淡水魚——捕食性入侵物種、過度捕撈和破壞性捕魚方法(如炸藥捕魚)的結合消滅了這些消失的物種。IUCN 今年在經過廣泛的搜尋和調查後,將其中 15 種列為“滅絕”;其餘兩種列為“極度瀕危(可能已滅絕)”。順便說一句,捕食者仍然安然無恙。以下是 15 種已滅絕的物種
Barbodes disa——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64 年。
Barbodes truncatulu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3 年。
Barbodes pachycheilu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64 年。
Barbodes palaemophagu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5 年。
Barbodes amaru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82 年。
Barbodes manalak——曾經是一種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7 年。
Barbodes clemensi——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5 年。
Barbodes flavifuscu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64 年。
Barbodes katolo——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7 年。
Barbodes palata——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64 年。
Barbodes baoulan——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91 年。
Barbodes herrei——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4 年,當時只捕獲了價值 40 磅的魚。
Barbodes lanaoensi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64 年。
Barbodes resimu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64 年。
Barbodes tras——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6 年。
波寧伏翼蝠(Pipistrellus sturdeei)——科學家只在 19 世紀記錄過這種日本蝙蝠一次。IUCN 從 2006 年到 2020 年將其列為“資料缺乏”,在此期間其分類學一直存在爭議,但 3 月份發表的一篇論文解決了這個問題,最新的紅色名錄更新將該物種列為滅絕類別。日本政府本身自 2014 年以來已將該蝙蝠列為滅絕。
Pseudoyersinia brevipennis——這種來自法國的螳螂自 1860 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在對其作為獨特物種的有效性進行了一些長時間(但仍未解決)的辯論之後,它被宣佈滅絕。
Agave lurida——最後一次在墨西哥瓦哈卡州被發現是在 2001 年,在多次探險尋找剩餘植物後,這種多肉植物最終於今年被宣佈在野外滅絕。正如 IUCN 紅色名錄所指出的那樣,“異地收藏中只剩下少量標本,這引起了人們對該物種在不久的將來滅絕的擔憂。”
法爾索馬格伊格蘭德(Furcraea macdougallii)——另一種瓦哈卡多肉植物,在野外已經滅絕,但在栽培形式下仍然存在(您今天可以在網上以低至 15 美元的價格購買這些植物)。該植物最後一次在自然環境中生長是在 1973 年,該植物的主要棲息地於 1953 年退化,為生產梅斯卡爾酒的龍舌蘭種植園讓路。野火也可能發揮了作用,但該物種分佈範圍有限也使其更容易被消滅:“該物種的分佈範圍有限也使其非常容易受到小規模區域性干擾的影響,因此最後幾個個體很容易被摧毀,”根據 IUCN 的說法。
Eriocaulon inundatum——這種管穗草最後一次在塞內加爾進行科學採集是在 1943 年,此後其唯一已知的棲息地已被鹽礦開採破壞。
Persoonia laxa——這種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灌木僅被採集過兩次——分別是在 1907 年和 1908 年——在那些後來變得“高度城市化”的棲息地中。新南威爾士州政府仍然將其列為“推定滅絕”,但 IUCN 在 2020 年將其完全歸類為“滅絕”。
納扎雷諾(Monteverdia lineata)——科學論文在 2010 年和 2015 年宣佈這種古巴開花植物物種滅絕,儘管直到今年才被列入 IUCN 紅色名錄。它生長在現在因農業和畜牧業而嚴重退化的棲息地中。
溫伯格松果灌木 (Leucadendron grandiflorum)——這種南非植物已經 200 多年沒有被發現,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該國最早記錄在案的滅絕,儘管它最近才被列入 IUCN 紅色名錄。其唯一的棲息地“是最早的殖民農場所在地”,包括葡萄園。
沃爾斯利松果灌木(Leucadendron spirale)——另一種南非植物,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33 年,此後經過廣泛尋找,包括為重新發現它提供高額獎勵。IUCN 表示,其滅絕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很可能是棲息地喪失給作物種植、外來植物入侵和植樹造林造成的”。哦,是的,在 1809 年,一位科學家寫道,該物種擁有“沒有美感”,並勸阻人們不要再採集它,這可能也沒有幫助。
Schizothorax saltans——這種來自哈薩克的魚類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53 年左右,當時為它的湖泊棲息地供水的河流被抽乾用於灌溉。IUCN 在去年之前沒有對該物種進行評估。
Alphonsea hortensis——自 1969 年以來就沒有觀察到,今年被宣佈“在野外滅絕”,這種斯里蘭卡樹種的最後標本現在生長在佩拉德尼亞皇家植物園。
豪勳爵島長耳蝠(Nyctophilus howensis)——這個島嶼物種是根據 1972 年發現的一個頭骨而為人所知的。保護主義者曾抱有希望它仍然存在,此前曾有幾次可能的目擊事件,但現在這些希望已經破滅。
Deppea splendens——IUCN 今年宣佈這種美麗的植物物種“在野外滅絕”。所有活體標本之所以存在,僅僅是因為植物學家丹尼斯·布里德洛夫(Dennis Breedlove)在 1973 年發現了該物種,並在該植物在墨西哥的唯一棲息地被犁過以開墾農田之前採集了種子。現在被稱為一些園丁的“聖盃”,從布里德洛夫的種子中培育出來的栽培植物可以在網上以低至 16.95 美元的價格購買到。
帕斯殘趾蟾蜍(Atelopus senex)——另一種哥斯大黎加壺菌受害者,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86 年。
Craugastor myllomyllon——一種瓜地馬拉青蛙,從未有過通用名稱,自 1978 年以來就再也沒有被發現(儘管直到 2000 年才被宣佈為一個物種)。與今年名單上的其他青蛙不同,這種青蛙在壺菌到達之前就消失了;當農業破壞了其唯一的棲息地時,它很可能被消滅了。
刺矮螳螂(Ameles fasciipennis)——這種義大利螳螂僅在 1871 年左右被科學採集過一次,此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IUCN 表示,該屬的分類學“相當混亂,需要進行進一步分析以確認該物種的有效性”。但我們確實知道的是:儘管進行了廣泛的調查,但今天卻找不到任何螳螂。
Scleria chevalieri——這種塞內加爾植物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29 年,曾經生長在沼澤中,但沼澤後來被排幹以灌溉當地花園。
夏威夷黃檀(Ochrosia kilaueaensis)——這種樹自 1927 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其雨林棲息地已被入侵植物和山羊以及火災嚴重破壞。根據美國瀕危物種法案,它目前被列為瀕危物種,但 IUCN 在去年宣佈它已滅絕。
Roystonea stellate——科學家僅在 1939 年採集過一次這種古巴棕櫚樹。幾次搜尋都未能發現其繼續存在的證據,可能是由於其唯一的棲息地被改造成咖啡種植園。
哈拉帕偽溪螈(Pseudoeurycea exspectata)——小型農場、牲畜放牧和伐木似乎已經消滅了這種曾經常見的瓜地馬拉兩棲動物,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76 年。自 1985 年以來進行的至少 16 次調查沒有發現任何該物種繼續存在的證據。
Faramea chiapensis——這種墨西哥植物僅在 1953 年採集過一次,其雲霧森林棲息地因殖民主義和森林砍伐而喪失。
Euchorium cubense——這種古巴開花植物(其屬的唯一成員)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24 年,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消失了。IUCN 在 2020 年將其定性為滅絕,以及Banara wilsonii,另一種古巴植物,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38 年,之後其棲息地被清理出來用於甘蔗種植園。
Aloe silicicola——這種來自馬達加斯加山區的植物最後一次出現是在 1920 年,由於模糊地提到它仍然存在於植物園中,因此被 IUCN 紅色名錄列為“在野外滅絕”。其以前的棲息地一直是頻繁火災的發生地。
Chitala lopis——這是一種來自爪哇島的大型魚類,自 1851 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儘管許多線上資源使用這個分類名稱來表示仍然存在的其他“背羽魚”物種)。它很可能被各種棲息地退化因素所消滅,包括汙染、不可持續的捕魚以及附近河流周圍幾乎完全的森林砍伐。
Eriocaulon jordanii——這種禾草物種以前發生在獅子山沿海的兩個已知地點,其以前的棲息地在 1950 年代被改造成稻田。
Amomum sumatranum——這種豆蔻的近親,來自蘇門答臘島,僅在 1921 年被科學採集過一次,而該樣本的原始森林現在已完全開發。IUCN 表示,仍然存在一個剩餘的栽培種群,因此他們已將其宣佈為“在野外滅絕”。
迷失鯊(Carcharhinus obsoletus)——該物種第二次出現在此年度名單上。科學家在檢查了幾十年前的標本後,在 2019 年描述了該物種,並指出自 1930 年代以來就再也沒有觀察到它。今年,IUCN 將該物種新增到紅色名錄中,並宣佈其為“極度瀕危(可能已滅絕)”。
Cora timucua——這種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地衣僅透過 DNA 條形碼從歷史收藏品中鑑定出來。不幸的是,自 19 世紀末以來,沒有采集到新的樣本。今年 12 月命名該物種的科學家稱其為“可能已滅絕”,但建議將其列為極度瀕危,以防它仍然在高度發達的州的偏遠地區苟延殘喘。但是,他們警告說,在最近的任何調查中都沒有發現它。
圖尼斯的達馬瞪羚(Nanger dama)——這種極度瀕危的物種仍然在其他一些國家和圈養中苟延殘喘,但在突尼西亞最後一隻個體死亡標誌著瞪羚已經在一個國家滅絕,並強烈提醒人們阻止其餘的消失。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Revelator ,2021 年 1 月 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