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製造第一批原子彈的最高機密計劃。它的結果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後的核軍備競賽從根本上改變了政治世界秩序,其影響至今仍然顯而易見。
數千名科學家,包括理論物理學家J·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了曼哈頓計劃,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經常被安置在偏遠地區的秘密軍事基地中。該計劃促成了1945年8月投向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這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且可能導致超過10萬人喪生。
原子遺產基金會(一個致力於該專案和原子時代歷史的非營利組織)的創始人兼總裁辛西婭·凱利解釋說:“曼哈頓計劃首次利用了原子核中蘊藏的巨大能量。” 致力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專案的一個後果是製造了可怕的對立的核武器庫。但凱利說,它也帶來了從醫學到太空探索,以及民用核能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創新。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於1942年6月建立了曼哈頓工程區,以在戰爭期間秘密開發原子彈——因此這項努力被稱為“曼哈頓計劃”。
但科學史學家亞歷克斯·韋勒斯坦在線上概述中解釋說,該專案起源於1930年代後期的想法——納粹德國可能會製造原子彈,因此美國應該首先這樣做。歷史記錄表明,德國並沒有取得多大進展,但納粹炸彈的前景令人恐懼地真實。
幾位頂尖研究人員為戰時德國工作,包括維爾納·海森堡。即便如此,許多贊成美國原子彈的科學家,包括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都逃離了歐洲的納粹。都逃離了歐洲的納粹。
1939年7月,西拉德和其他人爭取到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當時在紐約長島度假)的支援,透過寫信給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來支援他們。愛因斯坦-西拉德信,正如它所知的那樣,改變了歷史。它促使羅斯福召集一個委員會來調查製造原子彈的可能性,1941年,這個小組變成了一個新的委員會,為整個專案奠定了基礎。
這些早期階段涉及英國和加拿大的關鍵貢獻。但最終,原子彈主要是一種美國武器。
1942年後,曼哈頓計劃成為公認的盟軍制造原子彈的努力。它主要使用了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當時對德國人保密)礦山的鈾礦石。
否則,該專案主要在美國進行,主要在三個最高機密的城鎮:田納西州的橡樹嶺,那裡的鈾被濃縮到具有足夠的放射性以進行核裂變;華盛頓州的漢福德,那裡的反應堆將鈾轉化為鈽,一種更強大的核燃料;以及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奧本海默在那裡指導了設計和製造實驗性原子彈的實驗室。
還有數十個較小的地點。官員們竭盡全力對此保密。
二戰史學家亞歷山德拉·列維說,參與該專案的60多萬人中的大多數人——包括數千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他們從事武器工作),以及建築工人和維持這三個秘密城鎮運轉的人們——都被故意隱瞞了他們的目的。
列維說:“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不知道該專案的目標是製造一種新型炸彈。” “今天,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之間,很難想象如此大規模的努力能夠長期保持秘密。”
凱利補充說:“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非常不同的世界。除了少數幾位同意為曼哈頓計劃開出空白支票的關鍵參議員外,國會和媒體都被矇在鼓裡。這在今天是不可能的。”
曼哈頓計劃在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的三位一體試驗中達到頂峰——這是核武器的首次引爆。到那時,美國已經花費了約22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約370億美元。
但是納粹炸彈的危險已經消退,日本現在成為了既定目標。科學史學家韋勒斯坦說,儘管日本從未有過原子彈計劃,但透過展示可怕的破壞來阻止其侵略的想法在曼哈頓計劃領導人中變得根深蒂固。
他指出,當時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富有魅力的主任奧本海默,兩次投票贊成最初對廣島進行原子彈襲擊——這造成了數萬平民喪生——而不是純粹的軍事目標。
奧本海默被認為是美國原子彈專案成功的關鍵。“他對該專案的早期科學突破做出了一些貢獻,”列維說。“他最大的天賦是將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技術人員聚集在一起,共同協作並解決問題。”
但奧本海默也對它的結果感到矛盾。在1965年回憶他在三位一體試驗中的經歷時,他引用了印度教經文《薄伽梵歌》中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位不情願殺死敵人的王子,他目睹了印度教神毗溼奴的化身克里希納的轉變:“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奧本海默是不情願的王子,而不是克里希納。“他不想殺人,”韋勒斯坦說。“但他知道核武器無論如何都會被製造出來,他覺得他有責任去做這件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