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訴孩子關於烏克蘭的事:一位心理學家的建議

一位家庭諮詢師表示,孩子們對俄羅斯的襲擊感到擔憂,需要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解釋

mother and son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已經升級:俄羅斯軍隊已經入侵併控制了烏克蘭的幾個地區。一些城市正在發生激烈的戰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宣佈實行戒嚴。這給包括兒童和其他年輕人在內的許多歐洲人帶來了恐懼和擔憂。但是,您如何回答他們的問題,戰爭可以解釋嗎?在接受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大眾科學》德語版)的採訪時,柏林心理學家和長期家庭諮詢師托爾斯滕·安德森主張以開放的態度對待這個話題。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俄羅斯襲擊了烏克蘭。“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詞已經在新聞中被提及。我必須和我的孩子談論這件事嗎?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認為這樣做是有道理的,特別是如果您自己也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例如,我擔心烏克蘭人民,但我也害怕這場衝突對歐洲的安全和自由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內心有很多情緒,我的孩子——或者,在我的情況下,我的孫子——會感受到所有這些情緒。作為成年人,我必須對這種在我身上引發的擔憂負責,並把它提出來。

所以您不會等您的孩子來問您,是嗎?

如果他們這樣做了,那很好。但是,不,我不一定會等待,因為如果父母狀況不好,因為他們擔心世界大事,甚至在烏克蘭有親戚,而且他們不談論它,緊張氣氛就會產生。孩子們很快就會與此聯絡起來,認為他們做錯了什麼,甚至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並認為他們必須做些什麼才能讓媽媽或爸爸再次好起來。我們絕不能讓他們承擔這種責任。我們不應該讓他們獨自承受這些緊張氣氛。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來描述戰爭?

這取決於年齡。特別是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那樣的道德概念。因此,他們經常會問一些非常像科學的問題,並且首先想要理解。因此,與孩子們進行對話並回答他們的問題是有意義的。在這樣做時,成年人可能會說,例如,“戰爭是摧毀生命的東西。” 我也可以解釋說,在戰爭中,經常會使用武器,房屋被毀壞,父母擔心他們的孩子可能會發生什麼事。也可以用一種有趣的方式來解釋戰爭,例如用積木。基本的態度應該與我對孩子解釋的所有現象一樣:儘可能地開放;不要講課,而是共同對話。

那麼情緒往往被排除在外了嗎?

不一定。真實性也是開放性的一部分。如果我作為成年人自己也很害怕,我應該談論它。正如我所說,孩子們能意識到我們的感受。重要的是我不要將我的恐懼轉移給孩子,而是要明確表示:“這讓我害怕,但你不用擔心。你和我在一起是安全的。” 這樣,我就向我的孩子明確表示,擔心我不是他們的責任。同時,我向他們表明,感受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害怕,但你和我在一起是安全的”——這不是很矛盾嗎?

在某種程度上,是的。但是我們也必須學會處理矛盾。關鍵是我們保持聯絡。例如,如果我不確定我的孩子是否理解我解釋的內容,或者是否因為考慮到我而隱藏了他的或她的恐懼,那麼值得問一下,“你明白了嗎?你對此感覺如何?” 如果他們然後說他們感覺不太好,或者他們想知道他們如何才能讓我再次快樂或幫助烏克蘭人民,我們可以一起思考在特定情況下什麼會有所幫助。

您有什麼例子嗎?

如果我的孩子擔心烏克蘭人民,我們可以製作一張海報,一起走到俄羅斯大使館或參加守夜活動。所以我向他們展示採取行動的方式,而不是感到無能為力。如果孩子害怕,我可能會問他們是否有關於什麼可以幫助他們的想法。也許他們需要一個擁抱,或者也許我們建造一個洞穴,創造一個孩子感到安全的地方。一開始感到害怕並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我們要為這種感覺創造安全感。

您說的感覺安全是什麼意思?

一方面,[這指的是]被看到和被理解的感覺。另一方面,[它也指的是]支援和陪伴孩子尋找合適的處理事物的方式。

透過與成年人的互動,孩子的情感安全感得到了增強?

絕對是。最糟糕的事情是,當孩子們感到害怕,感到受到威脅,甚至可能遭受暴力,卻被獨自留下——或者如果甚至根本沒有談論過。如果是這種情況,心理很容易受到損害。

當父母被自己的擔憂壓倒或甚至無法擺脫焦慮的漩渦時,他們應該怎麼做?

[他們應該]尋求幫助,例如來自朋友或育兒顧問的幫助。如果我的孩子問了一個問題,而我不知道答案或感到不知所措,我也可以說我需要一點時間來思考。重要的是不要就此放下話題,而是稍後再提起來。有時孩子也需要糾正。

您說的糾正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名家庭治療師,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六歲的男孩。他認為槍支可以保護他免受恐懼。然後我向他解釋說,你不能用槍射走恐懼,但槍支通常會導致更多的恐懼。最後,我們一起思考了還有什麼可以幫助他應對焦慮。

我該如何與青少年談論戰爭?

公開、成熟,最好有機會討論。特別是青春期是關於脫離父母,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併為自己培養一種態度。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還會檢查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照顧者傳達給他們的觀點是否對他們來說是連貫的。透過與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併為矛盾留下空間,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觀點。透過這種方式,年輕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位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這給他們帶來穩定感。

除了恐懼之外,還有憤怒。當我的 14 歲兒子認為他現在必須武裝自己並與俄羅斯作戰時,我該如何處理?

首先,我必須認真對待這種感覺,而不是將其視為孩子氣或青少年的幻想而置之不理。它背後的願望,即保護他人,是可以理解的。然後就是討論的問題:你想做什麼?這應該幫助誰?我也可以銳化我的論點,並問我的兒子想對炸彈和坦克做什麼。像恐懼一樣,憤怒也需要被控制——也就是說,我向我的孩子表明我理解他們,他們並不孤單地承受著憤怒和沮喪。

您如何處理現在充斥著社交網路上關於戰爭的影像、影片和報道的兒童和青少年?

這再次表明,就當前局勢進行對話是多麼必要。我們不能將兒童和青少年遮蔽在人造玻璃罩下的現實之外。在互動方面,我可以問孩子他們從哪裡瞭解到戰爭,Facebook 和 TikTok 上顯示了什麼,以及他們對此是否有任何疑問。如果我擔心他們無法處理螢幕上的內容,我會問他們對此感覺如何。

所以我們需要繼續和我們的孩子交談嗎?

絕對是。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們不必保護他們免受負面情緒的影響。我們只是絕不能讓他們獨自承受這些情緒。

本文最初發表於《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經許可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