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I研究所的觀測專案經理彼得·R·巴克斯解釋說。
SETI科學家不尋找模式,而是尋找訊號中缺乏模式。雖然這可能看起來令人困惑,但這實際上是一個物理問題。任何SETI專案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在宇宙和地球噪聲的背景下檢測訊號。包含大量資訊的訊號將比包含少量資訊的非常簡單的訊號更廣泛地分佈在頻譜中。“資訊豐富”的訊號看起來更像隨機噪聲,因此更難檢測。因此,在SETI中,我們尋找非常簡單的訊號,這些訊號很容易與天體物理源區分開來。
像類星體和脈衝星這樣的自然無線電源是“寬頻”的,這意味著它們在很寬的頻率範圍內發射。通訊訊號也可能是寬頻的,但可能包含非常窄且易於區分的成分。例如,模擬電視訊號跨越約六兆赫,但包含兩個寬度小於一赫茲的載波訊號(影片和音訊)。這些載波訊號比已知的最窄天體物理源窄得多。因此,在無線電頻譜中搜索的SETI程式尋找非常窄頻寬的訊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光學SETI (OSETI) 計劃必須在 ET 星星的眩光中檢測雷射訊號。雷射勝過恆星的最佳方法是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在持續時間不到十億分之一秒的極短脈衝中進行。因此,OSETI 計劃以納秒間隔測量來自恆星的光,尋找可能源自強大的脈衝雷射的輕微、短暫的光子過量。
一旦檢測到訊號,就會開始尋找模式。檢測到的訊號可能是一個簡單的信標,指明通往資訊通道的道路。科學家們推測,將使用二進位制程式碼,即由 1 和 0 組成的模式,可能包含符號語言或圖片。1974 年,在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重新啟用儀式上,人類向 M13 星團的方向傳送了一張二進位制編碼的圖片。無線電訊號使用兩個無線電頻率來表示訊息的暗畫素和亮畫素。已經提出了其他訊息編碼方案,但事實上,科學家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就是 SETI 如此有趣的部分原因。
答案最初發佈於 2004 年 1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