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各地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重病患者康復的報告正在陸續傳來。
醫生們正在社交媒體上交流軼事:一位 38 歲的男子在克利夫蘭診所住院三週後出院回家,其中包括在重症監護室住了 10 天。新奧爾良一位 93 歲的老婦人,她的呼吸管在三天後成功移除。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一位患者在呼吸機上使用了五天後脫離了呼吸機,情況良好。
“患者肯定正在從新冠肺炎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中康復,並脫離呼吸機,”密歇根大學肺病和重症監護醫學教授西奧多“傑克”伊瓦希納博士最近在 Twitter 上寫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危重 COVID-19 患者比例過高,前景並不樂觀。高齡與老年患者的預後顯著較差有關,即使是那些倖存下來的人也不太可能恢復到以前的功能水平。
根據 《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該研究基於來自中國的資料,確診冠狀病毒感染者的總體死亡率為 1.4%。但 60 多歲的人的死亡率上升至 4%,70 多歲的人為 8.6%,80 歲及以上的人為 13.4%。
危重病人多久能康復?根據 英國上週釋出的一份報告,在 775 名因 COVID-19 入住重症監護室的患者中,79 人死亡,86 人倖存並出院到其他地點,609 人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未來尚不確定。專家指出,這是初步資料,是在預計未來幾周內患者激增之前的資料。
根據剛剛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 一項小型研究,該研究對在西雅圖醫院接受治療的 24 名危重 COVID-19 患者進行了研究,50% 的患者在 18 天內死亡。(在 12 名死亡患者中,有 4 名有放棄搶救醫囑。)在倖存者中,3 人仍在重症監護室使用呼吸機,4 人離開了重症監護室但仍留在醫院,5 人出院回家。該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新冠肺炎的康復是什麼樣的?我採訪了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肺病學和重症監護醫學副教授肯尼斯·林-凱博士,該中心在去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美排名第一的呼吸系統醫院。我們的談話內容經過了編輯,以使其更簡潔明瞭。
問:關於康復,我們知道些什麼?
將疾病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來考慮是有幫助的。大多數人,超過 80%,會出現輕微症狀。他們的康復通常需要幾周時間。他們可能會感到非常難受、極度疲勞、肌肉痠痛、嚴重咳嗽、發燒和胸部不適。然後,這些症狀就會消失。此外,還有一些人從未出現症狀,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問:中度疾病患者呢?
由於我們正處於早期階段,我們對這些患者的資訊較少。他們通常會在醫院住幾天。人們會感到更氣短:有時,像哮喘這樣的基礎疾病會加重。通常,他們需要吸幾天氧氣。
此外,還有一些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會出現高燒或嚴重腹瀉。這些患者可能會脫水,需要靜脈輸液。
似乎還有一小部分人可能會患上心肌炎——心臟炎症。他們出現症狀時會模仿心臟病發作。
問:這些患者住院多久?
這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吸一點氧氣和靜脈輸液,兩到三天後就出院了。有些中度患者開始看起來好轉,然後突然惡化並失代償。
問:重症患者呢?
許多病情最重的患者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ARDS,一種肺部充滿液體並剝奪人們氧氣的疾病]。這些患者最終需要使用機械呼吸機。
最不可能康復的似乎是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他們患有其他既往疾病,如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或心臟病。但不能保證年輕的 ARDS 患者會康復。
ARDS 的死亡率通常在 30% 到 40% 之間。但如果細分來看,因創傷(例如,車禍)引起的 ARDS 患者的死亡率往往低於因感染引起的 ARDS 患者。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往往更容易感染,死亡率要高得多——高達 60%。但這並不是 COVID 特有的資料。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有很多要學習。
問:如果有人病情嚴重到需要使用呼吸機,會涉及到哪些方面?
人們通常需要幾周的機械通氣。
對於許多人來說,通氣非常不舒服,他們最終會服用藥物以使其更舒適。對於某些人來說,只需少量藥物就足夠了。
其他人則需要更大劑量的藥物,如麻醉劑、丙泊酚、苯二氮卓類藥物或右美託咪定 [一種鎮靜劑]。由於這些藥物作用於您的大腦,因此可能會導致譫妄 [一種突然發生的、嚴重的思維和意識改變]。我們真的儘量減少這種情況,因為譫妄對一個人的康復有重大影響。
服用更多藥物也會影響其他方面:患者的睡眠-覺醒週期。他們的活動能力,這會使他們更虛弱。它會減慢他們的胃腸道,使他們對營養的耐受性降低,並獲得次優營養。這些患者中的許多人最終會患上 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 和隨後的注意力不集中。
問:患者何時可以脫離呼吸機?
有三個標準。他們必須足夠清醒以保護他們的吞嚥機制和氣道。他們必須對氧氣的需求足夠低,以至於我可以用其他東西來支援,例如鼻插管。他們必須能夠清除足夠的二氧化碳。
問:兩週結束時,患者會是什麼樣子?
這取決於情況。如果我們能夠把一切都做好,這些人就可以帶著呼吸機站起來走動。這些患者最終看起來還不錯。也許他們會有些虛弱、體重減輕、有點 PTSD。
病情更重且對技術更不耐受的患者,他們往往會變得虛弱、健忘、糊塗、身體狀況下降,甚至可能無法下床。有時,儘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他們還是會出現皮膚傷口。
這些患者中的一些人患有嚴重的肺纖維化——肺部瘢痕形成和肺功能下降。這可能是他們短期康復的一部分,也可能是長期的。
問:老年人有哪些特殊考慮因素?
老年人往往有更多的既往疾病,這使他們更容易發生併發症。他們的免疫系統不太強健。儘管我們盡一切努力預防,他們還是更容易發生繼發感染,如肺炎。
虛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您來的時候身體虛弱,您的儲備就會減少,難以度過難關。
問:人們何時可以出院?
如果您仍然需要這種幫助,您可以帶著補充氧氣回家。但您需要能夠自己進食和活動,或者,如果您有更多殘疾,則需要有人為您提供幫助。
有些人會在重症監護室住幾周,然後在內科/外科病房住兩到三天。另一些人則需要再花一兩週時間來恢復一些體力。有些人會去急性康復機構,每天接受三次康復治療。另一些人可以去技術熟練的護理機構,在那裡他們將接受幾個月的康復治療,然後回家。
問:誰不太可能康復?
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當我們在這一切結束後坐下來回顧一切時,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些模式。
在理想的世界中,我希望我能夠預測誰會做得好,誰不會,這樣我就可以與他們及其家人交談並進行誠實的對話。
問:還有其他因素使康復複雜化嗎?
由於患病人數眾多,更難採取措施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復,例如引入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人們無法獲得儘可能多的治療,因為治療師的數量有限,而且一些醫院正在限制可以進入的人員。
COVID-19 真的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疾病,因為它具有傳染性。它將人們與許多他們需要康復的事物隔離開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家人,他們的支援與我在這裡談到的所有其他事物一樣至關重要。
這個故事最初由 Kaiser Health News 於 2020 年 4 月 9 日釋出。閱讀原始故事 此處。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 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