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古典音樂界的鼻祖級“神童”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將迎來260歲誕辰。在他35歲英年早逝之前,莫扎特創作了61部交響曲、49部協奏曲、23部歌劇、17部彌撒曲以及大量的其他作品。據說他是在臨終病榻上還在創作。透過十餘部主要的傳記和1984年的電影《莫扎特傳》,最能吸引大眾想象力的莫過於莫扎特童年時的成就。正如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在《莫扎特:一生》中所述,莫扎特在4歲時開始演奏羽管鍵琴,5歲時開始作曲。第二年,他為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女皇和她音樂天賦很強的女兒瑪麗·安託瓦內特演奏。7歲時,他在德國巡迴演出,並在巴黎的一個晚宴上為路易十五演奏。14歲時,他已經創作了一部歌劇。因此,莫扎特在如今的人們進入高中的年齡時所取得的成就,比他同時代的人希望在漫長的作曲生涯中所能取得的成就還要多。
是什麼解釋了神童的出現?一個人怎麼可能如此迅速地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心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在合適的條件下,幾乎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神童。正如已故心理學家邁克爾·豪所言:“只要父母付出足夠的精力和投入,培養出一個神童可能並非難事。”非凡的機會確實是許多神童傳記中貫穿的主題。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是一位備受歡迎的音樂老師,他放棄了自己頗有前途的音樂生涯,轉而管理兒子的事業。最近,泰格·伍茲的父親在他2歲時就讓他接觸了高爾夫。當維納斯和塞雷娜·威廉姆斯還是孩子的時候,她們和家人一起從加利福尼亞搬到佛羅里達,以便她們可以在精英網球學院接受訓練。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已知受遺傳因素影響的基本認知能力也在神童的成就中發揮作用。在迄今為止對神童進行的最廣泛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喬安妮·魯思薩茨和她的同事對18位神童進行了標準化智力測試——其中5位在藝術方面,8位在音樂方面,5位在數學方面。樣本的智商範圍很廣,從100(一般人群的平均水平)到147(遠高於“智力超群”的通常標準)。然而,他們的平均得分是140(高於第99百分位數),幾乎所有的神童在工作記憶測試中都表現得非常出色。類似於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工作記憶是一種認知系統,負責執行諸如解決問題和語言理解等複雜任務中涉及的心理操作。當你在心裡計算晚餐賬單的小費時,或者當你記住你正在嘗試學習的複雜技能的步驟時,你就會用到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工作記憶的測量方法包括在短時間內記住資訊並以某種方式操縱這些資訊。例如,在倒背數字中,測試者會被讀到一系列隨機數字,例如 8 3 2 9 5 1 3 7 5 0。目標是以相反的順序回憶這些數字——對於前面的序列,則是 0 5 7 3 1 5 9 2 3 8。透過像這樣的測試來衡量,人們的工作記憶系統的容量存在很大差異——有些人的工作記憶比其他人“更大”。此外,這種差異受到遺傳因素的顯著影響,遺傳力的估計值通常在 50% 左右。
在魯思薩茨的研究中,音樂神童的工作記憶平均得分高達 148 分(數學神童的平均分為 135 分,藝術神童的平均分為 132 分)。事實上,所有八位音樂神童都在第 99 百分位或更高,其中四位在第 99.9百分位或更高。隨機選擇的八個人在測試中取得如此高分的可能性基本上為零。魯思薩茨和同事得出結論,卓越的工作記憶是藝術、音樂和數學神童的共同特徵之一。
神童也表現出對其領域的不同尋常的投入,發展心理學家艾倫·溫納稱之為“掌握的狂熱”。溫納描述了具有這種品質的孩子,他們是這樣說的:“人們常常無法將這些孩子從他們天賦領域的活動中拉開,無論是樂器、電腦、速寫板還是數學書。這些孩子對他們具有高能力的領域有著強烈的興趣,他們可以如此專注地投入到這個領域的工作中,以至於忘記了外面的世界。”溫納認為,這種一心一意是天生才能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原因——這是受遺傳影響的才能、興趣和動力的融合,使一個人傾向於痴迷於某種活動。“掌握的狂熱”是對莫扎特性格的恰當描述。在對 301 位天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傳記研究中,凱瑟琳·考克斯指出,從“6 歲之前,莫扎特唯一全神貫注的興趣就在音樂上,甚至他玩的遊戲也帶有某種音樂元素。”
與溫納的觀點一致,最近一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米里亞姆·莫辛、弗雷德里克·烏倫及其同事對 10,000 多對雙胞胎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一組共同的基因會影響音樂天賦和練習的傾向——這是稱為基因多效性的現象的一個例子,當一個基因(或一組基因)影響多個性狀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總而言之,這些發現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音樂、藝術、體育、科學和其他複雜領域中的卓越表現,其核心是多重因素決定的——既是環境因素的產物,也是受遺傳影響的特徵的產物。更廣泛地說,研究專業知識的心理學家正在超越專家是“天生”還是“後天”的問題。正如心理學家喬納森·魏所說,越來越明顯的是“專家是天生的,然後被培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