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和毛髮有什麼區別?

《大眾科學》撰稿人凱特·王(Kate Wong)就此問題採訪了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家南希·西蒙斯(Nancy Simmons)。以下是經過編輯的採訪記錄。


SA:頭髮和毛髮之間有區別嗎?

NS:沒有。頭髮和毛髮是同一回事。

SA:那麼,為什麼例如,我的狗的毛髮長三英寸,似乎永遠不會再長,而我自己的頭髮卻一直在長呢?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NS:實際上,很多型別的人類頭髮都不會一直長下去。頭髮的正常長度是個人和物種特有的特徵。因此,在哺乳動物的廣度上,頭髮長度或毛髮長度有很多標準。

真正不同的是它生長的模式。你的狗或貓基本上全身都覆蓋著毛髮,而人類往往只在少數特定部位長毛髮。這是許多哺乳動物群體在進化過程中發生變化的事情之一。例如,鯨魚是哺乳動物,但它們幾乎沒有毛髮。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缺少毛髮。

SA:毛髮是哺乳動物的定義特徵嗎?

NS:這是其中之一。其他定義哺乳動物的特徵包括產生乳汁來餵養後代。

SA:毛髮似乎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NS:我們不知道,因為通往哺乳動物的進化譜系包括許多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化石形式,而毛髮通常不會變成化石。因此,我們無法知道這些來自恐龍時代或更早時期的哺乳動物親戚是否長有毛髮。

SA:化石記錄中有毛髮的印記嗎?

NS:在軟組織方面,很少有化石有任何印記。

SA:毛髮是如何進化的?

NS:我認為大多數進化生物學家認為,毛髮的進化與內溫性或溫血的進化相關——即產生體內熱量的能力——而毛髮是一種非常好的絕緣體。如果你要消耗大量的代謝能量來加熱你的身體,那麼保留住這些熱量而不是將其散失到周圍環境中會更有效率。因此,將毛髮作為一種絕緣手段是關於我們為什麼有毛髮的一種觀點。當然,我們無法判斷是毛髮先進化,然後內溫性進化,還是內溫性進化,然後毛髮以某種方式進化。我們真的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

SA:人類在非洲進化而來,與許多覆蓋著毛髮的靈長類動物一起進化。為什麼人類失去了大部分毛髮?

NS:我們不知道。不同的靈長類動物群體身體覆蓋毛髮的程度差異很大。有些非常毛茸茸的,有些在臉部和胸部等部位的毛髮要少得多。靈長類動物傾向於依靠面部表情進行社交溝通,當然,你能越好地看到臉,社交溝通的效果可能就越好。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去掉毛髮才能看到臉。這只是碰巧發生在猿類身上的事情。但這可能是我們臉上沒有毛髮的原因之一。

SA:鬍鬚是一種特殊的毛髮嗎?

NS:是的,它是。有許多不同型別的經過修飾的毛髮,我們給它們不同的名稱。豪豬的刺是大大放大的毛髮。鬍鬚是作為感覺感受器的毛髮。舊大陸有一種叫做穿山甲的奇怪動物,它的身體大部分都被鱗狀板覆蓋——這些都是經過修飾的毛髮。

SA:所以這都是相同的材料?

NS:這都是相同的材料。

SA:鬍鬚如何作為感覺感受器工作?

NS:這與它的大小有關,鬍鬚具有特殊的神經連線,使其對運動高度敏感。這些神經直接連線到大腦的一部分,該部分跟蹤該資訊,並允許動物將該資訊解釋為感覺資訊,並結合它從相鄰的鬍鬚中獲得的其他資訊。

SA:當你看到例如鯰魚身上看起來像鬍鬚的東西時,那個結構是什麼?

NS:嗯,它在某種意義上是類似的結構,因為它是一種從身體伸出來的長而細的東西,用來幫助感知環境中發生的事情。但它不是同源的;它是獨立進化的。它不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的,也不是從共同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構,可能服務於相同目的,但完全是獨立的。

我們可能會認為人類的頭髮——捲髮、直髮等等——與動物的頭髮非常不同,但如果你考慮到哺乳動物的廣度,你可以在許多其他群體中找到長髮與短髮、緊密的捲髮等等的等價物。實際上你可以在狗身上找到所有這些,甚至不需要去尋找其他物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