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
聰明的植物
重新思考綠色智慧的爭議性邀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植物智人:植物智慧的新科學
作者:帕科·卡爾沃,與娜塔莉·勞倫斯合著
W. W. Norton出版社,2023年(28.95美元)
你窗臺上的盆栽仙人掌是一個有認知能力的生物嗎?當你三明治裡的生菜從根部切下來時,它會感到疼痛嗎?
在一本引人入勝的新書《植物智人:植物智慧的新科學》中,哲學家帕科·卡爾沃與作家娜塔莉·勞倫斯一起探討了這些問題,敦促我們不要陷入“以動物為中心”的陷阱,即認為只有動物才具有智慧、能動性甚至意識。
以含羞草的運動為例。人類手指的戳動通常會導致植物的葉子收縮並摺疊貼在莖上。這種反應只需幾秒鐘——是對抗食草動物的極佳防禦。但在充滿麻醉氣體的鐘罩中放置幾分鐘後,含羞草變得沒有反應。同樣的藥物也會使豌豆卷鬚的旋轉和捕蠅草的閉合變得平靜。
植物沒有神經細胞,但它們確實充滿著連線相鄰細胞並在根和莖之間傳輸資訊的內部電訊號。化學資訊網路補充了這些電連線。自19世紀以來,人們就已知麻醉劑對植物運動的影響,並且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會阻斷植物細胞中的電訊號,就像它們在動物體內所做的那樣。然而,與動物大腦中神經的分層組織不同,植物內部的資訊傳遞是彌散的,透過模組化的組織和網狀的維管束通道蔓延開來。我們再也不能將植物視為被動的或惰性的;它們不斷地感知並響應它們的環境。
如此驚人的發現導致本書作者等人有爭議地將對這些過程的研究稱為“植物神經生物學”。卡爾沃甚至更進一步,認為植物是具有認知能力的生物,可能具有“彌散的意識”。他寫道,當藤蔓伸出卷鬚時,它是有意這樣做的,利用光和化學物質來探索,然後鎖定目標。作者聲稱,植物不是“簡單地做出反應”,而是透過內在意識“創造意義”,這可能類似於章魚,章魚的意識似乎分散在它的手臂中。儘管植物內部的電訊號和化學訊號已被充分證實,但關於植物認知和可能意識的斷言仍極具爭議性。一些動物和植物科學家對卡爾沃及其同事早期工作提出的反駁指出,這些想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還會誤導學生並轉移資金,從而損害科學進步。
問題部分在於感知和語言。我們的感官無法掌握植物豐富的交流世界。因此,我們缺乏語言來描述根尖與土壤微生物生命對話的“智慧”,或者當化學低語在葉細胞網路中盪漾時出現的“認知”。卡爾沃要求我們將動物學和心理學概念和術語應用於植物。他認為,動物生物學和植物生物學之間的相似之處非常強烈,以至於我們應該擴大神經生物學和認知科學的邊界,將植物也包括在內。一個更好的選擇可能是尋找一種詞彙,既能尊重植物的複雜性,又不會用源自動物的想法和詞語來將它們歸類。
關於植物本質的激烈辯論無疑是該領域健康發展的標誌。科學在其最佳狀態下,透過推測和實驗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進步。卡爾沃的這本引人入勝的書籍將我們帶入了這個過程,並強調了推測。他想知道,植物會受苦嗎?當生長的根鬚從意外的鹽鹼土壤中掙脫出來時,痛苦或驚訝的心理體驗是否會引導它們的生理反應?目前尚缺乏支援這些推測的實驗證據,因此本書反覆呼籲進行進一步調查。
如果植物本身能夠更清晰、更頻繁地被突出,這些論點將更有說服力。當它們出現時——幼小的豆苗撲向木杆,蜀葵預測太陽昇起的位置——這本書就會熠熠生輝。但這種綠色的光芒常常被掩蓋。例如,在關於生態認知的章節中,卡爾沃主要用動物行為和人類文化的類比來代替植物群落的寫作。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疏漏,因為如果植物認知確實存在,那麼它肯定在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森林、根深蒂固的草原或精心照料的農業景觀中達到頂峰。
植物生命首先是分散的,並且與其他物種進行互惠互利的關係。而我們的物種已經同質化並摧毀了許多以前生機勃勃的植物群落,使它們陷入危機。隨著這種抹殺,我們失去了數百萬年的進化帶給我們的智慧——無論我們選擇如何稱呼它。
因此,我們人類的能力受到了其餘生物世界的挑戰:看看你們的認知造成了什麼。你們這些智慧猿人會改變你們的方式嗎?與批評者所聲稱的誤導相反,《植物智人》透過擴充套件我們的想象力並激發更具創造性的科學,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可能不會知道生菜是否有感覺,但我們的確對植物產生了更深的同情和欽佩。——大衛·喬治·哈斯克爾
大衛·喬治·哈斯克爾是一位生物學家和屢獲殊榮的作家。他的最新著作是《狂野而破碎的聲音》(維京出版社,2022年)。
非虛構
大壞狼
追蹤恐懼的原型
圖片來源:Staffan Widstrand/Getty Images
狼性:狼、自我和我們講述關於恐懼的故事
作者:艾麗卡·貝瑞
Flatiron Books出版社,2023年(29.99美元)
2011年,一隻名為OR-7的狼向俄勒岡州西部的森林跑去,它的無線電項圈廣播著一段長達數年、3000英里的旅程,以尋找配偶和新家。由於政府激勵的滅絕運動,該地區70多年來沒有見過狼,當它進入這些地區時,OR-7迅速成為名人,吸引了公眾的目光,並如一個標題所說,激起了“希望和恐懼”。為了理解為什麼這些犬科動物能引發我們最本能的情緒,作者艾麗卡·貝瑞在《狼性》中探討了狼“超越自身所帶來的東西”。
貝瑞的探究之路是高度個人化的。在與焦慮作鬥爭的過程中,她試圖找出焦慮在她生活中的根源,並在狼身上找到了一種探索她與自身恐懼關係的新方法。長期以來,人類賦予狼編碼的意義,儘管原型的具體內容會隨著文化和背景而變化,但狼的作用是“我們心理的壓力點”。貝瑞透過廣泛的研究探索了這一角色,將她生活中的“狼”——她對人身安全、獨自旅行和失去家人的恐懼——與生物學上的狼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文化試金石並列。
這種非正統的方法允許貝瑞的個人旅程和狼作為豐富的文化化身的狀態的複雜性。在“女孩對抗狼”一章中,貝瑞揭示了她離家到遙遠的大學上學的經歷與狼作為潛伏在離家女孩身邊的威脅的典型角色之間的相似之處。她描述了與大壞狼的遭遇,這讓她感到恐懼和不適,但她也透過考察故事的演變如何扭曲了其最初對生存而非受害的強調,從而揭示了童話故事的簡單教訓。她深刻地反思了她與其他女性暴力受害者的聯絡,她們的命運就像小紅帽一樣,被他人利用來服務於他人的議程並緩解——或加劇——他們的恐懼。
本書的敘事重點經常轉移,營造出一種不確定和引人入勝的感覺,就像人們在不熟悉的樹林中旅行時所感受到的那樣。儘管這些路徑有時會讓人迷失方向,但貝瑞是一位嫻熟的嚮導,突出了狼對從創世神話到病毒式模因,從政府政策到諺語等一切事物的影響。——達娜·鄧納姆
簡述
以沉默餵養它們
作者:李·曼德洛
Tordotcom出版社,2023年(19.99美元)
恐怖、奇幻和科幻小說——甚至像艾麗卡·貝瑞的《狼性》這樣的非虛構作品,也已出版——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人與狼的結合,發現文明與原始之間的驚人對應關係。李·曼德洛的簡潔而緊迫的中篇小說,以一項將研究人員的意識與北美最後一隻野生狼的意識聯絡起來的研究為中心,是新的領頭羊。雖然肖恩·凱爾-盧登博士對狼的感知的體驗激起了威脅她人際關係的動物本能,但這裡的恐怖來自於她充分理解動物在為生存而戰時所忍受的寒冷、飢餓和失落。——艾倫·舍斯特爾
藝術對您大腦的影響:藝術如何改變我們
作者:蘇珊·馬格薩門和艾薇·羅斯
Random House出版社,2023年(28美元)
蘇珊·馬格薩門和艾薇·羅斯在闡述參與藝術的健康益處與論證科學不必完全理解這些治療效果才能發揮作用之間走了一條細線。《藝術對您大腦的影響》引用了足夠的研究來安撫懷疑論者,為參與藝術提供了豐富的想法,範圍從直觀的(記憶舞蹈編排以預防痴呆症)到古怪的(在商務會議期間敲響音叉以減輕壓力)。作者認為,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人,但他們撒了足夠的義大利麵在牆上,以激發對新創意實踐的實驗。——麥迪·本德
永生簡史:一部小說
作者:雅羅斯拉夫·卡爾法
Little, Brown出版社,2023年(28美元)
2030年,生物技術研究員特蕾莎開始穿越捷克共和國和專制的美國進行探險,以找回她長期疏遠的母親阿黛拉的遺骸,此前她們的重聚因阿黛拉的猝死而中斷。這部小說從死後母親的角度講述,追溯了本土主義的蔓延方式,以及在法西斯主義、一黨制政府統治下,諸如監視和永生科學等道德可疑的技術如何蓬勃發展。作者雅羅斯拉夫·卡爾法將一個雄心勃勃的前提(一個身體已經死亡但意識仍然存在的人)變成了一個關於家庭紐帶力量的感人而可怕的故事。——邁克爾·韋爾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