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贊公司醫療事務副主任 F. Scott Furbish 作出如下回應
圖片來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菲利普·查爾斯·歐內斯特·戈謝 於 1882 年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描述了首例以他名字命名的疾病。 |
戈謝病(發音為 Go-SHAY)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全球患者人數少於 10,000 人。它是由葡萄糖腦苷脂酶缺乏引起的,這種酶會分解體內細胞中一種稱為葡萄糖腦苷脂的特定脂質或脂肪。沒有這種酶,脂質就會積聚,導致疾病的症狀。症狀的型別和嚴重程度在不同患者之間差異很大。症狀包括貧血、疲勞以及肝臟和脾臟腫大。患者還可能出現容易出血和瘀傷,以及骨骼退化,導致頻繁骨折。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雖然該疾病最常在兒童期或成年早期顯現,但有些患者直到晚年才出現症狀。戈謝病是一種隱性遺傳病,這意味著為了患上該疾病,個體必須從父母雙方各遺傳一份缺陷基因複製。該疾病發生在許多種族和族裔群體中,但它是東歐猶太人中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在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口中,大約每 40 人中就有 1 人攜帶戈謝病基因突變,大約每 400 人中就有 1 人患上該疾病。
圖片來源:健贊 戈謝細胞
戈謝病的症狀是由於脂質葡萄糖腦苷脂在體內細胞中積聚而引起的。如下所示,這些腫脹的細胞被稱為戈謝細胞。 |
1 型戈謝病的唯一療法是 Cerezyme*(注射用伊米苷酶),這是一種由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健贊通用公司開發的重組藥物。Cerezyme 可以阻止和逆轉戈謝病的症狀,使患者能夠過上正常、健康的生活。Cerezyme 及其前身 Ceredase* 已上市近 10 年。事實證明,它們在九年多的時間裡,安全有效地逆轉了 55 個國家近 3,000 名患者的戈謝病症狀。
健贊公司正在進行戈謝病潛在的下一代療法研究,包括基因治療。對於戈謝病,基因治療可能用於幫助患者的細胞產生多年甚至終生所需的酶。戈謝病是由酶缺乏引起的約 40 種溶酶體貯積症之一。健贊公司正在開發法布里病、MPS-I 型、龐貝病和尼曼-皮克病的治療產品。
更多資訊來自耶路撒冷沙雷·扎德克醫療中心戈謝診所的 Deborah Elstein。
戈謝病最早是由法國醫學生菲利普·戈謝於 1882 年在一例 32 歲女性身上描述的,他實際上認為大的脾臟細胞(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是脾臟原發性腫瘤的表現。一個多世紀後,我們現在知道戈謝病是最常見的溶酶體貯積症,是由遺傳性酶缺陷引起的,導致未降解的葡萄糖腦苷脂在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所謂的戈謝細胞)中積聚。該疾病的診斷是透過檢測外周血樣本中降低的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並結合 DNA 突變分析來進行的。然而,除了廣義而言,殘留活性的數量和特定的遺傳構成(基因型)都不能準確預測疾病的型別或嚴重程度(表型)。
經典上,已經描述了三種類型的戈謝病。I 型,其特點是由於至少在一個等位基因上存在 N370S (1226G) 突變而沒有神經系統受累,在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口中尤其普遍。在該群體中,該疾病的頻率約為每 850 名活產嬰兒中就有一例,儘管在其他族裔群體中也可見到。I 型疾病的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存在巨大的異質性。絕大多數患者完全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但有些患者一生都會經歷使人衰弱的疾病。大多數症狀與脾臟和肝臟經常出現的大量腫大有關。血小板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症)以及血紅蛋白降低(貧血)和白細胞計數減少(白細胞減少症)導致容易瘀傷,從而出現青紫(瘀斑);容易出血——例如,在牙科干預後;疲勞;以及感染傾向。
在兒童中,生長遲緩和性成熟延遲並不少見。最具破壞性但也是最可變的症狀是骨骼受累:輕微外傷後發生病理性骨折;髖關節或肩關節股骨頭或肱骨頭壞死(無血管性壞死),以及脊柱壓縮性骨折;以及“骨痛危象”,雖然具有自限性並且在青春期後會減輕,但可能甚至需要麻醉劑來減輕疼痛。然而,基本的真理是,沒有兩個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狀組合。
可以推測,戈謝病臨床表現的巨大異質性歸因於基因型變異,但這並不能否認即使在具有相同基因突變的兄弟姐妹之間,甚至在同卵雙胞胎之間也存在臨床變異。因此,必須假設存在其他遺傳和/或非遺傳環境因素(例如,激素影響、病毒感染)影響疾病的病程,並且實際上它們可能是體徵和症狀發作的觸發因素。
II 型和 III 型都相對罕見且泛種族,並且以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為特徵。兩種型別共有的最小神經學成分是在水平面上的異常眼球運動(眼動失用症)。II 型,即嬰兒型或急性型疾病,其特徵是在嚴重的脾臟和肝臟表現之外,還出現多種神經學特徵。症狀通常在生命的前六個月內開始出現,神經功能逐漸惡化,直至死亡介入,通常是由於呼吸衰竭或感染,發生在兩歲之前。
III 型,即青少年型或亞急性型疾病,其特點是神經和內臟方面的發展速度不如 II 型那樣具有侵略性。一般來說,兩種成分的發病和病程在 III 型中都有所減弱,因此症狀的出現是在兒童中期,生存期延長至成年中期。雖然心臟受累被認為相對罕見,但在阿拉伯、西班牙和日本兒童中描述了一種新的 III 型變異,他們是獨特基因突變 D409H 的純合子,並且表現出進行性主動脈和/或心臟二尖瓣鈣化,這會危及生命。
在 1990 年酶替代療法出現之前,醫療管理僅限於對症緩解,以及骨科手術和脾切除術等外科干預。用胎盤來源的酶阿糖腦苷酶(Ceredase",健贊公司)或重組形式的伊米苷酶(Cerezyme",健贊治療公司,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進行的酶療法已被證明對全球 2,500 多名患者安全有效。器官體積的減少和血液學引數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接受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今天脾切除術在戈謝病中只有非常有限的適應症。儘管使用的劑量和頻率範圍很廣,但良好的臨床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製造商推薦的療法是每週或每兩週透過靜脈輸注給藥,必須終生持續,對骨骼或肺部疾病沒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並且非常昂貴(每 70 公斤患者每年約 40 萬美元),以至於許多較貧窮國家的患者無法接受治療。此外,在耶路撒冷世界上最大的戈謝病診所中,約 10% 的接受治療的患者報告了危及生命的肺動脈高壓的嚴重副作用。因此,未來的希望是管理和維持的新方法,例如基於底物抑制的新型口服藥物(OGT 918;英國牛津 GlycoSciences 公司);在未來,人們可以期待基因治療等治癒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