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麗江——何嘉欣在這裡拍攝黑龍潭八年,他比任何人都更瞭解從哪裡可以拍到湖面映襯周圍群山的壯麗景象。但今年,他遇到了麻煩:湖泊消失了。
自從去年泉水乾涸後,黑龍潭已經超過400天沒有水流入。與此同時,炎熱的天氣導致高蒸發率,使湖泊的大部分變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場。
“我以前從未見過如此乾涸的情況,”36歲的當地攝影師何先生盯著乾涸的湖床說。“麗江已經很久沒下雨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麗江並非個例。類似的情況正在雲南省其他地區發生,該省通常比中國一半的地區降雨量更多。但過去三年,該省的降雨量極低。
據該地區水利部門稱,今年第一季度,雲南省的平均降雨量下降了70%,這表明乾旱已連續進入第四年。
隨著全國對雲南省水電和其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該地區正在失去其最豐富的資源之一——水,來生產這些產品。該省正在努力採取措施以緩解用水緊張,但效果參差不齊。與此同時,其快速增長的人口和經濟正在增加更多的水安全問題。
“當我們檢視我們使用的年度降水量指數時,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四年中,雲南沒有一個月份是‘溼’的,”北京中國氣象局高階顧問馬可·蓋默說。
“乾旱的持續時間和強度比我們過去60年的記錄都要大,”他補充說。
預測:更極端的天氣和更少的緩解
蓋默將創紀錄的乾旱歸因於大氣環流的變化,2009年從孟加拉灣(雲南省的降雨產生地)輸送的水量減少就是一個主要例子。其他原因包括比平時更溫暖的氣候。
“大氣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微小的變化可能會對地球的另一端產生影響,”蓋默解釋說。“假設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大氣系統將發生進一步的變化,我們應該為未來更多不尋常的事件做好準備,這些事件也可能包括導致洪水或山體滑坡的極端潮溼條件。”
與此同時,雲南正在失去曾經幫助吸收這種變化的盟友。為了促進當地經濟,該地區一直在大規模地用桉樹等更多的經濟樹木取代天然森林。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今年釋出的一項研究,隨著灌木和其他植被被清理作為該過程的一部分,森林鎖定雨水的能力減弱。報告指出,在雲南省的一個縣,靠近經濟林的蓄水池乾涸,而30英里外,由於周圍的天然森林保持未砍伐狀態,因此水資源充足。
因此,綠色和平組織警告說,如果雲南繼續取代天然森林,當降雨量較低時,該地區的林業部門將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節約用水。
“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這是楊志坤絕對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楊的家庭居住在一個沒有現代基礎設施的村莊,依靠泉水供水,但由於最近的乾旱,他的家用儲水箱已經超過20天沒有水流入。
楊解釋說,他不得不從遠處的鄰居那裡借水。如果本月菸草種植季節開始時仍然不下雨,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楊的龍壩村,雨水過去足以保持他山頂菸草田的綠色。但自2009年以來,雨水消失了,楊不得不開始從幾英里外的一條河裡運水。
去年,灌溉所需的水量如此之大,以至於楊的家人都去幫忙了,包括他十幾歲的孩子和70多歲的父母。儘管如此,他種植的煙苗中仍有五分之一因缺水而枯萎。重新種植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維持生計的困難。
“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這位40歲的菸農回憶道。“如果幹旱持續到今年,我不知道如何謀生。”
楊並非個例。在省級層面,過去三年,乾旱已經使數百萬英畝的農田乾涸,導致許多農民顆粒無收。
金融災難已經蔓延到貿易和加工農產品的企業。例如,據報道,雲南省的許多橡膠廠因原材料不足而關閉。據當地媒體報道,再加上其他行業的收入下降,自2009年乾旱開始以來,雲南省直接經濟損失約為42億美元。
幾乎沒有水來“幫助大自然”
這也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雲南是中國主要的藥材種植區,其產量下降推高了全國的藥材價格。乾旱還阻礙了中國將水電從水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輸送到滿足該國耗電的製造業部門(大部分位於東部)的能力。
與此同時,由於野火的威脅,該省的森林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乾旱還使許多湖泊和溼地乾涸,導致水生物種死亡,並迫使倖存者生活在更多受汙染的水域中。
雲南大學的生態學家段長群說,在撫仙湖,水位急劇下降已經縮小了那裡獨有的一種魚類的棲息地。他補充說,一個物種的變化將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沒有人知道這種影響是什麼。對雲南乾旱影響的全面分析仍然缺失,一些損害可能要過幾年才會顯現出來。
段解釋說:“雲南被稱為亞洲的水塔,因為許多重要的國內和國際河流都發源於此。雲南的乾旱意味著下游的水流量減少,這對中國其他地區以及南亞國家的生態系統都造成了打擊。”
近年來,為了保護雲南乾旱的環境,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加強森林的防火措施。但段說,與所需措施相比,這些努力微不足道。
他說:“優先事項是確保飲用水,然後支援農業和工業用水。幾乎沒有水來幫助大自然。”
“為什麼還要費心種植?”
然而,即使對於那些享有最多支援的居民來說,獲取水也變得越來越困難。由於多年的密集使用和缺乏補充,許多水庫的水位降低,昆明等省會城市不得不將家庭供水減少到每天四個小時。
空空的水庫也使村民們猶豫是否繼續耕種。在龍壩村,菸農的數量正在減少。“村民們認為他們將無法獲得足夠的田地用水,所以為什麼要費心種植?”當地官員段紹坤解釋說。
當一個種植者退出,然後另一個種植者退出時,剩下的種植者開始感受到社群規模縮小帶來的痛苦——菸草公司不願補貼節水技術和投資更高效的灌溉系統,因為那裡的規模有限,段紹坤說。而村民們自己也負擔不起高昂的前期投資。
因此,雲南省政府介入提供幫助。到2015年,將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建設30億立方米的新水庫——這比雲南2009年的容量增加了近30%。但專家表示,這可能仍然不夠。
氣象局高階顧問蓋默說:“雲南正面臨結構性挑戰。目前的開發和經濟結構無法維持,因為不可能保護雲南省的所有4500萬公民免受乾旱侵襲。”
蓋默補充說,自2000年以來,該地區的人口已經增長了12%,人均經濟產出翻了兩番,但人均可用水資源卻減少了一半。
適應變得更加困難
近年來,雲南一直在努力改革其資源密集型經濟,轉向用水較少的產業,但現在該計劃正面臨風險。
例如,麗江已經將其經濟結構調整押在了旅遊業上。2010年,數百萬遊客前來體驗其美麗的湖泊、峽谷和雪山,帶來了超過18億美元的收入。但隨著氣候變化和持續乾旱,這一切也消失了。
“在往年,我這個時候不可能有時間和你們說話,但現在我在這裡等了幾個小時,只看到幾個遊客,”以在黑龍潭附近為遊客拍照為生的攝影師何先生說。
麗江現在正在修建一條渠道,從附近的水庫引入水,但這隻能補充部分湖泊。最糟糕的是,全球變暖導致為麗江提供大部分水的冰川融化得更快。
根據氣象局最近的一項研究,玉龍雪山的冰川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退縮,如果從現在到2050年平均氣溫上升超過1.6攝氏度,那裡超過70%的冰川預計將消失。
“玉龍雪山的冰川是麗江的生命線,”何先生說。“如果它們消失了,這座城市也會消失。”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