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對夏季四大害蟲的影響

蚊子季變得更長,以及其他令人掃興的事情

夏天可能意味著是時候享受戶外陽光的樂趣了,但這也是許多害蟲的旺季。所有額外的戶外時間都可能帶來從毒葛皮疹到蜱蟲叮咬傳播萊姆病等各種問題。當然,還有無處不在的夏季威脅——蚊子。

隨著全球變暖導致氣溫升高,這些有害害蟲帶來的風險也可能增加。氣候變暖可能意味著許多害蟲物種的棲息地擴大,以及數量的增加。以下是研究表明,隨著世界變暖,四種主要夏季害蟲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蚊子
有什麼害蟲比蚊子更能代表夏天嗎?在全國各地不同的地區,可以找到許多種令人討厭的嗡嗡作響的叮咬者。雖然有些僅僅是引起瘙癢的麻煩,但另一些則帶有傳播疾病的風險,如瘧疾、西尼羅病毒和登革熱,包括入侵性的亞洲虎蚊,它於1985年首次出現在美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高水平溫室氣體排放導致變暖的情況下,亞洲虎蚊分佈範圍的預測變化。來源:Rochlin et al./PLOS ONE

隨著全國各地氣溫升高,適宜蚊子生存的區域可能會擴大,昆蟲可能會在一年中更早出現,這意味著更多被叮咬的機會,可能傳播疾病。在2012年經歷了異常溫暖的晚春、夏季和初冬之後,美國爆發了與亞洲虎蚊有關的西尼羅病毒疫情,約有5600人被感染。

當溫度超出 50°F 至 95°F 的範圍,以及相對溼度降至 42% 以下時,亞洲虎蚊往往會死亡。氣候中心的一項分析研究了變暖將如何影響全國各地城市的這一範圍,顯示了現在與 1980 年相比,“適合蚊子生存”的日子增加了多少。請在下面的下拉選單中檢視您的城市的情況。

關於蚊子領地擴張對健康的影響,一個關鍵問題是,它們進入的新氣候是否會像歡迎它們攜帶的病原體一樣歡迎它們。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科學家瑪麗·海登說,亞利桑那州有很多埃及伊蚊,另一種入侵性蚊子物種,但沒有登革熱,儘管埃及伊蚊經常攜帶登革熱。至於原因尚不清楚,但海登和她的同事懷疑這是因為嚴酷的沙漠氣候不允許蚊子活到足以完成登革熱的完整發育週期。

但海登說,在德克薩斯州靠近墨西哥邊境地區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發現的一種名為基孔肯雅熱的疾病,在佛羅里達州都曾出現過小規模爆發。衛生官員正在密切關注這些地區,以防出現更大規模的爆發,她說。

毒葛
是時候儲備爐甘石洗劑了。

毒葛對於那些在夏天花時間在戶外的人來說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禍害。根據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的資料,美國每年已經發生超過 35 萬例毒葛病例,而且隨著氣候變化,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

氣候變化對毒葛的影響更多與氣溫上升背後的原因有關,而不是變暖本身。植物需要二氧化碳——主要的吸熱溫室氣體——來促進光合作用。將毒葛植物暴露於不同水平的二氧化碳的實驗發現,“當二氧化碳更多時,毒葛生長得更快”,並且它產生更多攜帶植物毒性油的葉子,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科學家道格·英克利說。

那些油,使毒葛具有“毒性”,它們的化學結構可能各不相同,並且高二氧化碳水平也會導致植物產生毒性更強的形式,“因此氣候變化並沒有幫上我們的忙,”英克利說。

由氣候中心提供

鹿蜱
任何在東海岸的樹林裡散步過的人都熟悉“蜱蟲檢查”這個詞。如此關注這些微小生物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物種,特別是所謂的鹿蜱,能夠傳播疾病,如萊姆病無形體病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美國每年約有 30 萬人被診斷出患有萊姆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東北部。(雖然在南部也發現了蜱蟲,但那裡它們有更多種類的宿主可以寄生,因此不太可能遇到可能攜帶萊姆病的鹿和老鼠。)

隨著氣溫升高,人們擔心蜱蟲可能會擴散到新近適宜的棲息地,並隨之帶來萊姆病和其他病原體。它們已經向北擴充套件到加拿大,根據加拿大政府的資料,2009 年至 2012 年間,加拿大報告的萊姆病病例數量翻了一番——這種趨勢歸因於更多本地感染病例。

正如國家氣候評估所示,這種向北擴張預計將繼續,同時預計它們分佈範圍的南部末端也會出現小得多的收縮。令人擔憂的是,那些不習慣考慮萊姆病暴露風險的人將不知道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風險。

變暖也可能導致蜱蟲數量爆炸式增長,因為較高的冬季氣溫未能減少越冬種群,英克利說。更多的蜱蟲意味著更多傳播萊姆病的機會。較早的解凍和較晚的霜凍也可能意味著蜱蟲的活躍期更長,再次增加了萊姆病傳播的風險。

但是,正如蚊子一樣,目前尚不清楚氣候和新棲息地條件的變化是否會像對蜱蟲那樣有利於萊姆病細菌和其他疾病。

到 2080 年,鹿蜱的預計分佈範圍(隨變暖而變化)。來源:NCA

紅火蟻
最後一種害蟲是另一種入侵物種。俗稱入侵紅火蟻,它於 20 世紀 30 年代或 40 年代從其原產地南美洲來到美國,很可能是作為偷渡者藏在船舶壓艙物中。該物種現在覆蓋了超過 3 億英畝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即它登陸的地方,根據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的資料。

這種螞蟻成群結隊地叮咬和蜇刺,在冬季低溫不太低的地方茁壯成長。“天氣越冷,蟻群生長越慢,死亡率越高,”研究它們的國家公園管理局生態學家勞埃德·莫里森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冬季的一次非常寒冷的時期可能會徹底殺死蟻群或阻止蟻群繁殖。”

隨著變暖,那些低溫不會變得那麼冷,這意味著蟻群可能受到較少的抑制。莫里森在2005 年的一項研究中模擬了氣候變化對入侵紅火蟻潛在擴張的影響,發現到本世紀中期,變暖的氣溫將使適宜棲息地擴大約 5%,到本世紀末將擴大 21%。這意味著入侵紅火蟻可能會在北至內布拉斯加州、肯塔基州和馬里蘭州等地區被發現。

雖然這些螞蟻肯定會給任何不經意間遇到它們的人類帶來不愉快的體驗——它們成群結隊的叮咬會將毒液注入受害者體內,產生灼燒感並引起可能感染的水泡——但它們實際上對當地野生動物的威脅更大。英克利說,成群的螞蟻很容易壓垮地面巢穴中的幼鳥和小動物,如老鼠。

考慮到所有這些破壞夏季樂趣的害蟲可能會讓您想象著抓撓一些虛構的癢處並警惕地注視著戶外,但這並不意味著您不能享受大自然提供的美好,英克利說。

“我們堅信人們應該走到戶外,”他說。這只是意味著要保持警惕,併為大自然不太美好的一面做好準備。

氣候變化導致入侵紅火蟻可能擴張的範圍。來源:L.W. Morrison et al.

您可能還喜歡: 變暖可能促進平原州的風能 化石燃料可能給碳定年法帶來重大變化 降雨、風暴潮共同威脅美國海岸 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報告認為氣候風險對陸軍工程兵團專案構成威脅

本文經氣候中心許可轉載。本文於首次釋出於 2015 年 7 月 30 日。

Andrea Thompson is an associate editor covering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arth sciences. She has been covering these issues for 16 years. Prior to joining 大眾科學, she was a senior writer covering climate science at Climate Central and a reporter and editor at Live Science, where she primarily covered earth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She has moderated panels, including as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dia Zone, and appeared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views on major networks. She holds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as well as a B.S. and an M.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from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llow Thompson on Bluesky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More by Andrea Thomps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