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院已判處生物物理學家賀建奎三年有期徒刑,他曾宣佈自己創造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罪名是“非法行醫”,並對協助他的兩位同事判處了較短的刑期。中國科學家表示,這些懲罰結束了外界對中國政府是否會對這一震驚世界的行為提起刑事指控的猜測,並可能阻止其他人做出類似行為。
關於是否會有其他科學家效仿賀建奎的腳步,尤其是在使用最流行的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Cas9 如此容易的情況下,一直存在諸多猜測。但北京大學基因編輯研究員魏文勝表示,這些懲罰“絕對是對中國類似不當行為的威懾”。
12 月 30 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宣佈,根據新華社報道,賀建奎及其兩位同事為“名利”所驅使,違反法規和研究及醫學倫理,擅自更改了人類胚胎中的基因,然後將這些胚胎植入了兩名婦女體內。一名婦女於 2018 年底生下雙胞胎女嬰;法院表示,第三個嬰兒已經出生,但沒有說明出生時間,這一披露與賀建奎在 2018 年 11 月聲稱已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植入第二名婦女體內的說法相符。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法院對賀建奎處以 300 萬元人民幣(43 萬美元)的罰款。合作者張仁禮和覃金洲被判處較輕的徒刑和罰款。
據新華社報道,衛生部還禁止這些研究人員再次從事人類生殖技術工作,科技部也禁止他們申請研究經費。
中國目前正在研究 CRISPR 在治療各種遺傳疾病方面的潛力(透過改造胚胎以外的細胞)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擔心賀建奎的行為可能會對他們的工作也產生寒蟬效應,即使他們的工作在倫理上沒有那麼令人擔憂。
初步階段
2018 年 11 月,賀建奎宣佈他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團隊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系統編輯了人類胚胎中的 DNA,使其不易感染 HIV,這震驚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這些編輯旨在破壞一個基因,該基因編碼一種允許 HIV 進入免疫細胞的蛋白質。
科學家們譴責了賀建奎的行為,稱基因編輯技術尚不成熟,不能用於生殖目的。他們還表示,該實驗存在問題,因為它有可能引入具有潛在有害影響的突變,同時幾乎沒有益處——這些嬰兒感染 HIV 的風險並不高。醜聞發生後,研究人員呼籲暫停胚胎和生殖細胞中的基因編輯。
當時,中國法學學者告訴《自然》雜誌,賀建奎可能面臨一系列刑事指控,包括在沒有足夠資質的情況下行醫,這可能會被判處最高十年監禁,偽造倫理檔案,以及規避禁止對 HIV 感染者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法律。他於去年一月被大學解僱。
復旦大學上海科學政策研究員唐莉表示,法院的公告消除了部分研究人員的疑慮,他們曾懷疑政府不會對賀建奎提起刑事訴訟,因為這會引起媒體更多的關注。賀建奎的實驗似乎讓國家感到尷尬,並且對他們的討論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受到了廣泛審查。但唐莉表示,法院結果的立即公開表明了中國對研究倫理的承諾。她說,這是在促進負責任的研究和技術倫理使用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儘管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一份描述這些實驗的未發表的手稿列出了十位作者,但目前只有賀建奎、張仁禮和覃金洲面臨處罰。《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該手稿表示張仁禮“進行了人類胚胎微注射”。張仁禮在實驗時隸屬於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並處以 100 萬元人民幣的罰款。試圖從醫院獲得關於張仁禮是否仍在醫院工作的評論未獲成功。 據新華社報道,南方科技大學的胚胎學家覃金洲被列為中國臨床試驗網站上列出的實驗的申請人,他被判處 18 個月緩刑,並處以 50 萬元人民幣的罰款。《自然》雜誌就覃金洲目前的就業狀況向南方科技大學提出的詢問也未得到回應。
魏文勝表示,賀建奎不太可能在中國的機構或大學再次擔任研究員。
四川大學成都腫瘤學家陸游表示,這三人的監禁判決,加上研究經費禁令,向中國其他進行任何型別基因編輯臨床試驗的研究人員發出了強烈的訊號,陸游是首位在人體內測試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人,該試驗修改了從患者身上提取的成人細胞(而非胚胎),以治療肺癌。陸游正在發表這些結果。“如果我是一個新手,一個希望開始基因編輯研究和臨床試驗的研究人員,這個案例就足以提醒我違反這些規定的代價,”他說。
但魏文勝利用 CRISPR 工具研究人類如何應對微生物疾病,他擔心 2018 年賀建奎爆炸性公告後國際社會的譴責可能會對中國的 CRISPR 工作產生更廣泛的寒蟬效應。魏文勝擔心,可能難以獲得在臨床試驗中使用基因編輯工具的批准,包括使用該工具編輯成人細胞,儘管他尚未聽說研究人員面臨此類問題,但編輯成人細胞與胚胎工作引發的倫理問題不同。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9 年 1 月 3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