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對冠狀病毒等病原體意味著什麼?

科學家預計,隨著全球氣溫升高,疾病爆發的時間、地點和嚴重程度將會發生變化

特朗普總統向美國公眾保證,溫暖天氣的到來可能會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但專家警告說,沒有證據支援這種說法。

他的斷言引發了新的問題,即隨著地球變暖,氣溫對傳染病的影響。氣候變化對冠狀病毒的影響尚不清楚,但與其他疾病相關的研究表明,隨著氣溫升高引發動物遷徙和其他變化,大流行的風險正在增加。

即使在北半球開始出現春季的最初跡象時,COVID-19 病毒仍在繼續傳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誠然,在世界溫帶地區,如美國、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流感季節往往在冬季達到高峰,並在春季下降。一些其他型別的冠狀病毒,它們出現的時間更長,並且比 COVID-19 得到了更好的研究,也表現出季節性模式。

但 COVID-19 作為一種新型疾病,仍然比答案更多的問題。科學家們不確定隨著它的傳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模式,也不確定天氣和氣候會如何影響它。

全球已確診的冠狀病毒病例現已超過 10 萬例,沒有放緩的跡象。全球已有 3,000 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在中國。

專家表示,即使它未來確實具有一些季節性成分,但今年的影響可能很小。由於這是一種新疾病,人類群體中幾乎沒有建立起免疫力,因此它可能會繼續快速傳播。

回答有關冠狀病毒的這類問題需要時間。但總的來說,氣候與傳染病之間的聯絡正成為科學家們越來越感興趣的課題。

隨著地球持續變暖,許多科學家預計世界各地疾病爆發的時間、地理範圍和強度將會發生變化。一些專家認為,氣候變化以及其他環境擾動可能有助於促進更多全新疾病的興起,例如 COVID-19。

研究挑戰

弄清楚這些變化會是什麼樣子是困難的——特別是對於像 COVID-19 這樣的直接傳播疾病,它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關於氣候和媒介傳播疾病的研究很多——這些疾病是透過其他動物傳播給人類的,例如蚊子或蜱蟲。但研究氣候對人與人之間疾病傳播的影響要困難得多。

普林斯頓環境研究所的氣候與傳染病專家瑞秋·貝克說:“我們可以把蚊子放在實驗室裡。把蚊子放在實驗室裡,研究從壽命和產卵特性到所有這些不同的生理生命週期特徵,並將這些與氣候驅動因素聯絡起來。”

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暖,蚊子和蜱蟲等媒介可能會改變其活動範圍。這意味著某些媒介傳播疾病,如瘧疾、登革熱或萊姆病,未來可能會轉移到新的地區。

但對於直接傳播的疾病,如流感或 COVID-19,進行實驗要困難得多。某些病毒——例如流感——可以在豚鼠等動物身上進行測試。但並非每種病毒性疾病都是如此。而且動物並不能完美地類比疾病在人類社會中的傳播方式。

我們對氣候和直接傳播疾病的大部分了解來自對這些疾病在世界上的行為方式的大規模觀察。透過這種方式,科學家們正在慢慢開始深入瞭解氣候如何影響一些最常見的病毒性疾病。

但問題多於答案。以流感為例。

在世界溫帶地區,流感表現出強烈的季節性模式,並且往往在冬季達到高峰。專家認為,病毒在寒冷乾燥的條件下更容易存活。人類行為也可能與之有關——人們在冬天往往更多地待在室內,這意味著他們更有可能與他人近距離接觸,並且可能更容易感染他人。

另一方面,在溫暖的熱帶地區,流感季節往往全年分散,在雨季期間會出現一些高峰。貝克指出,因此,一些專家認為,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溫帶地區的流感爆發強度降低,但在整個季節分佈更均勻。

研究人員在 RSV(另一種常見的直接傳播的呼吸道病毒)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模式。

但有限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也可能產生其他影響。

2013 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異常溫暖的冬季之後往往會迎來更早、更嚴重的流感季。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在溫暖的冬季,患流感的人較少,導致他們在第二年的免疫系統更加脆弱。

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另一篇論文表明,天氣的快速變化也可能使流感流行病更加嚴重。

流感當然不能代表所有直接傳播的疾病。但對流感(世界上最常見和研究最充分的病毒之一)的研究有助於證明解析氣候變化影響的挑戰。

關於常見疾病(如流感)的大部分研究仍然側重於氣候和天氣如何影響當今的疾病——這是瞭解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在未來影響疾病的第一步。科學家要預測像 COVID-19 這樣的新發疾病的未來,同樣的基礎是必要的。

貝克說:“在我們可以考慮氣候變化之前,我們真的需要了解這一點。在氣候有多重要方面,仍然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新型疾病

冠狀病毒的迅速傳播正在引發關於如何為流行病(特別是新的或鮮為人知的疾病)做好準備的具有挑戰性的對話。氣候變化可能會使這些對話變得更加重要。

一方面,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在某些地方常見的疾病轉移到新的地理位置。對於媒介傳播疾病來說,這尤其是一種風險,因為蚊子和蜱蟲會擴大其活動範圍。

在這種情況下,疾病本身對世界來說並不是未知的——但對於未來受其影響的許多地方來說,它可能是新的。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疾病動力學 EpiCenter 主任克里斯汀·約翰遜說:“氣候變化似乎讓我們對蚊媒疾病的預期是,它們的分佈將會發生變化,並影響到那些不習慣受到這種威脅的新人群。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脆弱的人群,他們在蚊蟲控制方面沒有太多準備。”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改進他們對未來這些型別的疾病可能在哪裡出現的預測,以便社群可以做好應對它們的準備。

氣候變化也可能影響全新疾病(如 COVID-19)的出現。

具體情況非常不確定。但值得記住的是,大多數新型疾病都起源於野生動物,然後在人類中傳播,約翰遜說。例如,COVID-19 病毒被認為起源於蝙蝠。

隨著氣候變化,許多動物物種可能會改變其行為或遷徙到新的地區。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會增加它們與人類接觸的可能性。

氣候變化不是唯一需要關注的環境擾動。其他人類活動也可能增加人與野生動物接觸的可能性以及新發疾病的風險。

森林砍伐是一個主要的潛在因素。約翰遜補充說,野生動物市場是另一個因素。

也就是說,環境擾動對新型疾病的影響仍然高度不確定。

約翰遜說:“我認為我們可以說情況將會發生變化,而且我們預計風險會增加。但我們不能確定地說出哪些疾病、在哪些地點以及在什麼時間。”

目前,世界從冠狀病毒中學到的一些最重要的教訓可能僅僅是為意外做好準備的價值。這也是世界從氣候變化中學到的教訓。

貝克說:“在這個領域我經常聽到的一件事是,我們無法預測明年的流感季,那麼我們怎麼可能預測到 2100 年或 2050 年氣候變化下的流感季會是什麼樣子呢?我認為這裡與氣候科學本身有一個很好的類比。人們提出了同樣的論點:當我們不知道下週的降雪量是多少時,我們怎麼知道 50 年或 100 年後的氣候變化會是什麼樣子?”

她說,在這兩種情況下要記住的關鍵是,短期波動可能難以預測——但觀察多年的長期模式可以讓科學家們對他們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預測充滿信心。在氣候科學和傳染病研究中保持這些努力至關重要。

貝克說:“我認為那裡的類比很重要。”

經 E&E News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 www.eenews.net 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此處

Chelsea HarveyClimatewire報道氣候科學。她追蹤研究人員提出的重大問題,並解釋了關於全球氣溫的已知知識以及需要了解的知識。切爾西於 2014 年開始撰寫關於氣候科學的文章。她的作品曾出現在《華盛頓郵報》、 《大眾科學》、 《男士雜誌》等刊物上。

更多作者:Chelsea Harvey

E&E News 為專業人士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

更多作者: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