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
The Conversation 許可轉載,The Conversation 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今年早些時候,一位洞穴探險家在仔細研究納拉伯平原的衛星影像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神秘的傷疤,它刻在貧瘠的土地上。
這一發現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包括我的同事和我。經過更仔細的調查,我們意識到這個傷疤是由一場無人知曉的強烈龍捲風造成的。我們在今天發表的新研究中概述了這些發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龍捲風在美國和其他地方是一種已知的威脅。但它們也發生在澳大利亞。
如果沒有科技的力量,大自然如此猛烈的驚人例子就會被忽視。研究龍捲風的後果對於幫助我們預測和為下一次大型龍捲風做好準備非常重要。

龍捲風不僅僅是美國的現象;它們也可能發生在澳大利亞。
Grey Zone/Alamy Stock Photo
澳大利亞的龍捲風歷史
龍捲風是猛烈的、旋轉的氣柱,從雷暴雲中降落到地面,帶來的風速通常超過每小時 200 公里。它們會造成大規模的破壞——連根拔起樹木,撕裂建築物,並將碎片拋到很遠的地方。
除南極洲外,每個大陸都有龍捲風的報道。它們最常發生在美國大平原地區以及印度-孟加拉國東北地區。
殖民者在澳大利亞觀察到的最早的龍捲風發生在 1795 年的悉尼郊區。但在 19 世紀後期,西方科學家才在這裡證實了龍捲風的存在。
近幾十年來,澳大利亞有記錄的事件包括2013 年的龍捲風,它橫穿維多利亞州東北部,併到達新南威爾士州邊界。它帶來了每小時 250-300 公里的風速,並破壞了墨累河沿岸的城鎮。
2016 年,一場強風暴在南澳大利亞中部和東部地區產生了至少七個龍捲風。
科學家準確預測龍捲風非常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向社群釋出預警。這就是為什麼研究納拉伯龍捲風傷疤很有用的原因。
旋風之謎
納拉伯平原是澳大利亞南部一塊偏遠、乾燥、沒有樹木的廣闊土地。發現傷疤的那個人一直在使用谷歌地球衛星影像在納拉伯平原搜尋洞穴或其他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是一種以石灰岩為底層的景觀,具有獨特的地貌。透過研究納拉伯喀斯特的研究人員和探險家的協作網路,我的同事和我注意到了這個傷疤的發現。
這個傷疤從西澳大利亞州延伸到南澳大利亞州邊境。它位於跨澳大利亞鐵路以北 20 公里處,以及前鐵路定居點福雷斯特東北偏東 90 公里處。
我們比較了該地點多年來的衛星影像,以確定龍捲風發生在 2022 年 11 月 16 日至 18 日之間。傷疤旁邊出現了藍色圓形圖案,表明有與強降雨相關的水坑。
然後,我和我的同事在今年五月前往該地點,檢查並拍攝了傷疤和鄰近的景觀。
我們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南半球地球系統科學雜誌》上。
我們的發現
這個傷疤長 11 公里,寬 160 至 250 米。它帶有被稱為“擺線痕跡”的顯著圖案,由龍捲風吸力漩渦形成。這表明龍捲風不是普通的風暴,而是強烈的F2 或 F3 級別,旋轉時具有超過每小時 200 公里的破壞性風力。
龍捲風可能持續了 7 到 13 分鐘。傷疤的特徵表明,龍捲風內的旋轉風呈順時針方向移動。我們也認為龍捲風是從西向東移動的——這與當時該地區強冷鋒的方向一致。

在澳大利亞內陸的龍捲風傷疤中可以看到“擺線痕跡”,這是由多個漩渦造成的。
谷歌地球
當地氣象觀測也記錄了 2022 年 11 月期間的強烈雲層覆蓋和降雨。
與襲擊人口稠密地區的龍捲風不同,這次龍捲風沒有破壞房屋或城鎮。但它仍然留下了痕跡,侵蝕了土壤和植被,並重塑了地球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事件發生 18 個月後,無論是在衛星影像上還是在地面上,這個傷疤仍然清晰可見。這可能是因為這種乾燥景觀中的植被生長緩慢,因此尚未覆蓋侵蝕痕跡。
預測和準備
納拉伯平原的這一引人入勝的發現表明,大自然是多麼強大和不可預測——有時我們甚至不知道。
此前僅在納拉伯平原記錄到三起龍捲風。這可能是因為該地區偏遠,目擊者很少,而且這些事件沒有破壞財產和基礎設施。有趣的是,這三起龍捲風都發生在 11 月,就像這次一樣。
我們的研究為這個偏遠且鮮為人知的地區的龍捲風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它幫助我們瞭解這些型別的龍捲風何時以及在什麼條件下發生。
它還強調了衛星影像在識別和分析偏遠地區天氣現象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幫助我們預測和為下一次重大事件做好準備方面的重要性。
最後,研究結果也鮮明地提醒我們,極端天氣可能隨時隨地發生。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