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活動如何解釋“暫停懷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諾曼·N·荷蘭,《文學與大腦作者,回覆:

儘管我們對與閱讀相關的大腦活動了解頗多,但沒有人分離出專門與“暫停懷疑”相關的機制。然而,我們可以推斷出大腦在更普遍層面上的行為方式。

詩人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在 1817 年創造了“暫停懷疑”一詞,但幾乎兩個世紀後,我們才能推斷出大腦如何支援這種令人費解的現象。柯勒律治要求他的奇幻詩歌(包括《古舟子詠》)的讀者給予他“暫時的自願暫停懷疑,這構成了詩意的信念”。“詩意的信念”這個短語概括了我們大腦正在做的事情。並不是我們停止不相信——而是我們相信兩個不一致的事物。我們接受我們正在坐著閱讀或觀看電影。我們也相信,或者更準確地說,感覺我們正在閱讀或觀看的內容正在發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行動是關鍵。當我們閱讀故事或觀看電影時,我們知道我們不能或不會採取行動來改變正在發生的事情,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稱之為“無利害關係”。然而,因為我們不打算採取行動,大腦會節省能量。我們關閉告訴我們可能需要對我們所看到的事情采取行動的神經過程。前額葉皮層不會試圖評估我們所看到內容的真實性,也不會觸發運動衝動。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坐在劇院裡時,即使我們知道金髮女主角即將被揮舞電鋸的惡棍砍碎,我們也不會從座位上跳起來去救她。

迷失自我指的是詩意信仰的另一個要素,即當觀眾用心理學家的術語來說是“沉浸”其中時。我們不再意識到我們的身體、姿勢或環境。我們不再在客廳裡,也看不到電影院發光的出口標誌。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邊緣系統會讓我們對我們正在觀看或閱讀的故事產生情感——憤怒、厭惡、嫉妒、慾望、恐懼。

情感上沉浸到一個另類現實中,有助於我們更完全地投入到虛構作品中,無論它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因此,我們能夠相信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中的超自然事件、超人的非人力量和速度,或者霍位元人在他摧毀邪惡魔戒的旅程中的艱辛。

SA Mind Vol 25 Issue 1本文最初以“大腦活動如何解釋“暫停懷疑”?”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25 卷第 1 期(),第 7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114-74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