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線 |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一些沿海溼地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這項研究挑戰了科學家們對鹽度水平與氣候變暖排放之間關係的看法。
溼地是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有助於保護附近的社群免受洪水侵襲,並過濾較大河流和水道中的汙染物。雖然溼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甲烷排放源,但甲烷氣體的釋放量取決於溼地的位置和特徵——有些溼地儲存的溫室氣體多於它們排放的溫室氣體。
一個重要因素是鹽度。科學家們推測,鹽度較高的溼地(如沿海地區的溼地)排放的甲烷比淡水溼地少。這是因為人們認為,鹹水對產生甲烷的微生物不太友好。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情況有時恰恰相反。
在研究了舊金山灣區的 11 個溼地帶後,他們發現,一個含有少量鹽分的區域排放的甲烷量遠遠高於其他研究地點,包括淡水區和高鹽度區,甲烷排放量高達 10 倍。
他們的研究結果於週一發表在期刊《mSystems》上,表明隨著氣候變化將更多海水推向內陸,溼地可能會開始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
伯克利實驗室環境基因組學和系統生物學部門主任蘇珊娜·特林吉表示,研究小組從舊金山灣區收集了具有不同鹽水水平的溼地沉積物,從海水到淡水以及兩者之間的所有型別。然後,研究小組提取了土壤中生物體的 DNA 並對其進行了測序,尋找與甲烷產生和甲烷消耗相關的基因。
特林吉表示,與此同時,研究小組還測量了土壤核心本身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水平。特林吉是該論文的資深作者。
特林吉說:“我們看到的總體趨勢是,在高鹽度環境中甲烷排放量較低,而在低鹽度環境中甲烷排放量較高。但我們真的驚訝地看到”,一些“略微鹽化的環境的甲烷排放量是我們看到的整個梯度中最高的。”
她表示,儘管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這些發現可以幫助監管機構更好地瞭解不同溼地的甲烷和碳足跡,並就應該恢復或保護哪些溼地做出明智的決定。
特林吉表示,該團隊的結果並沒有駁斥高鹽水中的溼地排放的甲烷較少的觀點,這可能是因為鹹水會影響被稱為產甲烷菌的產生甲烷的生物。然而,研究結果表明,在只有輕微鹽化的環境中,食用甲烷的生物(稱為甲烷氧化菌)會受到影響。
特林吉說,在產生甲烷的微鹹溼地中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植物分解。死亡植物是甲烷的另一個來源,並且它們可能在低鹽度區域分解得更快。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