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潤更有利於聲調語言

潮溼地區孕育了更多具有複雜聲調的語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歌劇演唱家和乾燥的空氣合不來。事實上,最優秀的專業歌手需要潮溼的環境來幫助他們達到正確的音高。“當你的聲帶非常乾燥時,它們的彈性會稍差一些,”邁阿密大學的人類學語言學家迦勒·埃弗裡特說。因此,歌手會體驗到微小的音高變化,稱為抖動,以及音量波動——這兩者都會導致更粗糙的副歌。

埃弗裡特想知道,如果空氣中的溼度量影響音樂音高,這是否轉化為乾旱地區聲調語言發展較少的原因?聲調語言,如普通話和切羅基語,依靠音高的變化來區分意義:以較高音高說出的相同音節,如果以較低音高或升調或降調說出,則可以指定不同的詞。

在一項對 3700 多種語言的調查中,埃弗裡特和他的合作者發現,即使考慮到相關語言的聚集,具有複雜聲調的語言在乾燥地區的出現頻率確實低於潮溼地區。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熱帶地區使用的數百種語言中,超過一半具有複雜的聲調,而撒哈拉地區的二十幾種語言中,沒有一種具有複雜的聲調。總的來說,每 30 種複雜的聲調語言中只有一種在乾燥地區蓬勃發展;每三種非聲調語言中就有一種在這些地區出現。該結果於二月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愛丁堡大學的語言學研究員羅伯特·拉德說,這些結論與傳統的語言學觀點相悖,即語言的結構獨立於其環境。為了支援邁阿密小組的發現,該領域的研究人員需要證明聲調語言需要精確的音高控制。

沿著這些思路,埃弗裡特和他的團隊接下來將透過實驗測量人們在乾燥空氣中發出複雜聲調的效果如何。儘管無法觀察到聲調語言在幾個世紀中的演變,但在受控條件下見證生理效應可能真的會讓這個假設“唱”起來。

莎拉·列文·弗雷澤 是《大眾科學》的高階新聞編輯。她計劃、分配和編輯月刊雜誌的“進展”部分,以及編輯線上新聞。在 2019 年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曾在 Space.com 擔任副編輯,記錄了人類的星際之旅。(甚至更早之前,她曾在《大眾科學》擔任印刷實習生。)弗雷澤擁有布朗大學的數學學士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告專業的文學碩士學位。她喜歡音樂劇和數學紙工藝。

更多作者:莎拉·列文·弗雷澤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2 Issue 4本文最初以“雨中歌唱”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第 312 卷第 4 期(),第 19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1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