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井水砷測試出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重大發現和創想的精彩故事。


孟加拉國井水砷汙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嚴重程度在1998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被揭示,該會議確定數千萬人曾遭受砷暴露,對其健康構成威脅。 因此,對各個水井進行了測試,以確定其供水是否安全飲用。 現在,即將在12月15日出版的《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明,近三分之一的水井被錯誤標記。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飲用水中砷含量不應超過每升10微克,但孟加拉國的水井按照每升50微克的標準進行測試。 砷濃度低於此標準的井被漆成綠色,而砷濃度超過每升50微克的井則被漆成紅色。 加爾各答賈達普爾大學的迪潘卡·查克拉博蒂及其同事在孟加拉國鄉村工作期間,定期測試了一些已噴漆水井的水,發現它們的顏色被漆錯了。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調查用於檢查水井的現場測試套件的準確性。 透過使用這些套件和一種稱為流動注射氫化物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實驗室技術,對290口水井的水進行分析後發現,假陰性結果——即綠色水井的水砷濃度在每升50至100微克之間——的發生率高達68%。 然後,該團隊分析了從60個村莊的彩色水井中採集的2,866個樣本。 科學家報告稱,在被認為安全的水井中,實際上有7.5%的水井砷濃度超過了限制。 此外,在被歸類為不安全的水井中,有一半的水井砷濃度低於每升50微克。 作者寫道:“鑑於未受汙染水源的稀缺性,50%安全井的錯誤標記具有重大的社會經濟影響。”

科學家表示,現場測試的不準確性源於多種因素,包括人為錯誤和檢測限過於接近每升50微克標準,無法獲得可靠的結果。 查克拉博蒂認為,實施基於實驗室的測試計劃對環境(因為現場試劑盒需要處理有毒化學品)和飲用井水的人們來說都更安全。 儘管他的團隊的分析表明,實驗室測試的成本可能低於現場試劑盒,但缺乏訓練有素的人員和基礎設施仍然是障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