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娜·切斯特尼
路透社倫敦電 - 國際能源機構週一表示,各國目前承諾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將無法在2030年前實現能源相關排放的峰值,並可能導致本世紀末氣溫上升2.6攝氏度。
一項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原定於12月達成,但上週在德國波恩舉行的會議在就將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協議方面進展甚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提供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科學家表示,政府迄今為止提出的2020年減排計劃不太可能實現2攝氏度的目標,這一閾值是世界將遭受日益嚴重的洪水、乾旱、風暴和海平面上升的極限。
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表示,雖然這些承諾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如果各國政府不加強政策,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6攝氏度,到2200年後將上升3.5攝氏度。
這意味著北半球陸地上的平均氣溫將上升4.3攝氏度,而世界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城市地區的升溫幅度甚至更大。
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在倫敦的一次簡報會上對記者表示:“這樣我們就可以告別我們幾個世紀以來所看到的地球了。”
他補充說,這種氣溫上升將導致全球各地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非洲將感受到最大的影響,例如,巴黎每兩年就會發生一次熱浪。
國際能源機構表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各國政府需要在今年12月在巴黎舉行的氣候談判中設定條件,以實現全球能源相關排放的早期峰值,每五年審查其承諾,並將2攝氏度的目標轉化為長期排放目標。
如果提高能源效率;禁止建設低效燃煤電廠;將可再生能源投資從2014年的2700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4000億美元;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甲烷排放,並在2030年前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那麼全球能源相關排放量可能在2020年前達到峰值。
比羅爾對路透社表示:“在15年內,所有低效燃煤電廠都應逐步淘汰。如果存在阻力,可以透過為(巴黎協定中的)這些國家提供支援來解決。”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戰略,煤炭使用量在2020年前達到峰值,然後下降;石油需求上升到2020年,然後趨於平穩,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在2020年左右達到峰值。
上週,七國集團領導人承諾消除“低效的化石燃料補貼”,但關於逐步取消一種煤炭補貼形式的談判陷入僵局。
支援化石燃料消費的補貼通常旨在使窮人更容易獲得能源。
但國際能源機構表示,只有8%的補貼資金最終流向了世界人口中最貧困的20%。
完整報告:http://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weo-2015-special-report-energy-climate-change.html
(編輯:戴爾·哈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