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觀看海洋酸化

新工具和新技術揭示了海水變暖的邪惡雙胞胎正在起作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監測海洋酸化這一令人沮喪的任務變得稍微容易了一些。來自歐洲、美國和印度的一群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技術,可以首次對我們迅速酸化的海洋進行全球性的近即時評估。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週一的《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展示瞭如何將測量鹽度和其他海洋狀況的衛星資料結合起來,以產生一種全新的海洋酸化監測方法。目前,科學家們依靠船舶、浮標、浮筒和實驗室測試來跟蹤資料,儘管這些分散的部分可以構建海洋酸化的基線,但覆蓋範圍存在差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海洋吸收了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約 90% 的多餘熱量,但也吸收了一些二氧化碳 (CO2) 本身。根據歐洲航天局的資料,全球約四分之一的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被世界海洋吸收。

一套複雜的化學過程溶解了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碳酸,碳酸會溶解貝殼和珊瑚,產生連鎖反應,可能會擾亂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目前海洋酸化的速度是 3 億年來前所未有的,其後果可能是代價高昂的。

 

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如果海洋酸化不加以緩解,到 2100 年,每年將造成1 萬億美元的損失。一些研究已經著眼於能夠適應酸性更強海水的“設計師”珊瑚和其他生物,但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弄清楚究竟哪些生物將會在酸度變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或至少生存下來)。

新的監測技術可以幫助監測孟加拉灣、北冰洋和加勒比海等熱點地區,這三個地方的海洋酸化可能會產生重大的經濟影響,但研究卻很少。

新的監測工作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特別有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熱帶太平洋和印度洋在 5 月之前存在發生大規模珊瑚白化的風險,這一事件可能與 1998 年和 2010 年發生的嚴重白化相匹敵。包括吉里巴斯、諾魯和索羅門群島在內的一些熱帶太平洋島國已經看到了可能導致白化的海洋狀況。

 

主要罪魁禍首是海洋熱量,海洋熱量已達到創紀錄水平,但酸度增加了珊瑚的壓力,使其更容易白化。

衛星並不是測量酸化影響的唯一新工具。最近的其他研究也表明,傾聽珊瑚礁的聲音可能是一種有用的、經濟高效的監測其健康狀況的方法。還有其他人探索了其他海洋指標,例如貝殼構建礦物質的濃度,作為更準確地掌握區域性酸化影響的方法。

最終,使用地面觀測或衛星觀測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決定。

“現在是評估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衛星和原位資料來幫助我們理解海洋酸化,並確定遙感資料可以在哪裡做出最佳貢獻的時候了,” 新研究的主要作者、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研究員彼得·蘭德在新研究的 accompanying 新聞稿中說。

本文經氣候中心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 首次發表於 2015 年 2 月 11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