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美國首都的早高峰時段,騎腳踏車的人在十字路口的車道上排成了六列。一些人身穿氨綸運動服和商務套裝,騎著鮮豔的綠色、橙色、紅色或黃色腳踏車,這標誌著城市腳踏車出行的新階段。
這些共享單車是無樁單車實驗網路的一部分。
官員們希望這項試點計劃能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哥倫比亞特區在控制交通擁堵和減少汙染方面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例如,在主要腳踏車城市中,腳踏車通勤者的增長速度最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事關重大的是該市應對氣候變化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承諾。全國各地的城市都面臨著與其人口增長相同的挑戰:汽車數量增多。
這些彩虹色新腳踏車的騎行者使用手機應用程式解鎖它們。費用為每小時 1 美元,可以停放在任何有空間放下支架的地方。這意味著可以在人行道、草地平臺,有時甚至在樹上看到色彩鮮豔的兩輪車。
“我只是在我的宿舍前看到了這個,我就拿起來跑到銀行,因為今天天氣很好,而且這樣更快,”霍華德大學 18 歲的學生詹姆斯·紐厄爾說。他騎著一輛橙色的 Mobike。
這項起源於中國的新技術不僅限於華盛頓:西雅圖和舊金山今年夏天也開始了試點。達拉斯是三家無樁共享單車公司的所在地。波士頓目前正在與各公司進行談判。
但華盛頓特區的大量選擇使其成為共享單車的中心。這股浪潮始於 2007 年的 Capital Bikeshare,這是一個有樁單車系統。然後是無樁單車的演變:LimeBike、Mobike、oFo 和 Spin 是四家新的私人資助公司。JUMP Mobility 的腳踏車也是新的,帶有電動馬達,並且可以鎖定在現有的腳踏車架上。
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裡,這五家競爭公司將爭奪騎行者;根據他們與華盛頓特區官員達成的協議,他們每家可以投放最多 400 輛腳踏車。
該市正面臨著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希望有更多人騎腳踏車。它還計劃修建 72 英里的受保護腳踏車道,是該市目前提供的兩倍多。
“事實是,在華盛頓特區騎腳踏車有點讓人緊張,”29 歲的亞歷克斯·摩根說,他是華盛頓特區的居民,也是一位穿著騎行裝備的腳踏車通勤者,他還沒有嘗試過新的無樁單車。“我認為如果更多人騎腳踏車會更好,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腳踏車道和共享道路。”
實際的碳減排量?
每家公司都會告訴騎行者他們在單次騎行中節省了多少碳排放量。這並非巧合。
交通運輸是華盛頓特區地區第二大碳排放源,僅次於建築物。該市的目標是在 2032 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50%,並在 2050 年前減少 80%。
根據首都地區華盛頓政府委員會 (MWCOG) 的資料,過去十年,汽車替代方案的逐步發展已轉化為都市區車輛行駛里程和尾氣排放量的凍結。
儘管人口不斷增長:自 2000 年以來,華盛頓市增加了 10 多萬人。按人均計算,與交通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際上已在該地區有所下降。
但要實現該地區的目標,這一趨勢必須顯著加速。
“我們正在做一些實際取得進展的事情,”MWCOG 環境專案主管史蒂夫·沃爾茲說。“這是一個廣泛的混合體,從正在實施的更多以交通為導向的開發,到人們不再需要開那麼多車,擁有車輛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以及更多的人步行和騎腳踏車。”
“我們只需要擴大規模,”他補充道。
在華盛頓特區,腳踏車倡導者及其政府盟友至少努力了十年,以讓更多人騎上兩輪車,並且已經開始顯現成效。
根據美國社群調查,約有 4.6% 的居民騎腳踏車出行,在主要大都市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華盛頓特區腳踏車通勤者的比例在過去五年中翻了一番——在腳踏車騎行者最多的七個城市中增長最快,也是 2015 年至 2016 年間該群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城市。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蘇珊·沙欣表示,很難估計騎腳踏車的興起,尤其是共享單車,是否能進一步抑制該市的排放量。
“影響出行行為的因素太多了,”她說。“非常有趣的是,是否會出現不同和新的使用者、不同的使用模式,以及這是否是因為考慮到停靠站是一項高額資本支出,這是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策略。”
不僅僅是腳踏車。在該市,三分之一的居民沒有汽車。37% 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
但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汽車。仍然佔 40%。此外,來自城市以外的汽車和地鐵通勤者幾乎使該市人口每天翻一番。
更智慧增長聯盟的執行董事兼創始人斯圖爾特·施瓦茨稱,華盛頓特區居民開車上班的比例較低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該地區對汽車的依賴“令人沮喪”。
“雖然個別的以交通為導向的開發專案做得更好,但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到拯救我們眾多窮人免受未來洪水侵襲所需的水平方面,仍然沒有足夠的承諾,”施瓦茨說。
華盛頓特區面臨著多重障礙。
首先,困擾地鐵系統的資金短缺以及一些低收入或偏遠地區缺乏選擇,使得廉價、負擔得起的低碳出行方式更加困難。無樁共享單車試點計劃的一項要求是在該市所有八個區都設定單車,但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市中心。
其次,腳踏車存在缺陷,人們需要時間來適應。
改變文化
無樁共享單車遍佈該市的人行道和公園,引起了人們的擔憂,認為它們限制了行人通行或只是看起來很醜陋。它們出現在機場和郊區,超出了試點範圍。有些最終出現在奇怪的地方——比如汽車的車頂、樹上、溝渠裡或陽臺上。這引發了當地人的一種時尚,他們在當地部落格 Prince of Petworth 上釋出照片。
一些腳踏車遭到破壞或因搶劫未遂、車架彎曲、鎖被破壞或車筐撕裂而損壞。
該專案協調員金·盧卡斯說,10 年前 Capital Bikeshare 推出時也出現了類似的擔憂。但它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Capital Bikeshare 使用者已在 4,000 輛腳踏車上記錄了 1800 萬次騎行。該計劃計劃至少擴建 99 個新站點。
“我們將新的無樁共享單車視為 Capital Bikeshare 的補充,我們對這種可能性感到興奮,”盧卡斯說。“我們擁有的選擇越多,城市作為交通網路的功能就越好。”
她說,該市希望人們使用腳踏車連線公共交通,而不是直接開車。一家新公司甚至試圖透過提供不同型別的馬達——電動馬達,來吸引駕車者放棄汽車。JUMP 的目標使用者是喜歡速度或需要長途旅行的人。
“過去腳踏車共享的酷之處在於,那些不認為自己是騎腳踏車的人也可以使用它;現在,更是如此,這款產品將吸引更廣泛的市場,因為現在他們有了這種電動助力,”JUMP Mobility 戰略發展總監科林·休斯說。“正在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很小,但正在滾雪球般地發展。”
無樁共享單車公司尚未公開他們的使用資料。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提供有關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