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將使富國和窮國同樣付出代價

限制全球氣溫上升將大幅減少氣候變化的經濟損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2019年夏天,當一場 major 熱浪席捲西歐時,巴黎和其他城市記錄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溫度。像火爐般的天氣不僅僅讓人汗流浹背,還在基礎設施損壞、勞動力生產力下降以及潛在的農業產量降低等方面造成了經濟損失。這種情況說明,即使是相對富裕的國家也可能遭受氣候變化的經濟打擊。

這是非營利組織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最近一項研究的主要資訊。早期的許多研究表明,與氣候相關的損失在較貧窮、較熱的國家會更高,而較冷的國家甚至可能從變暖中獲得經濟利益。但這項分析表明,經濟損失將是普遍的。“無論你是什麼型別的國家,你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劍橋大學研究合著者 Kamiar Mohaddes 說。

圖片來源:Amanda Montañez;資料來源:Matthew E. Kahn 等人的《氣候變化的長期宏觀經濟影響:跨國分析》,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2019年8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 NBER 的一份初步報告中,Mohaddes 和其他經濟學家彙編了 174 個國家自 1960 年以來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和溫度資料,以瞭解高於正常水平的氣溫在歷史上如何影響收入水平。然後,他們將這種關係預測到未來,以瞭解進一步變暖可能如何影響 GDP,即衡量一個國家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指標。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沿當前軌跡增長,到 2100 年,全球 GDP 將損失約 7%。富國和窮國,以及氣候炎熱和寒冷的國家,都將面臨 GDP 損失(圖表)。美國將損失 10.5% 的 GDP,而加拿大(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由於農業擴張,加拿大可能會從變暖中受益)將損失 13%。

按照《巴黎氣候協定》(旨在到 2100 年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限制排放將大大阻止損失。在全球範圍內,GDP 的下降幅度僅為 1%;在美國和加拿大,約為 2%。

與早期的研究不同,這項研究不僅關注溫度,還關注溫度如何偏離社會已經適應的正常條件。Mohaddes 說,儘管美國等富裕國家可能擁有更多資源來彌補偏離這些規範的波動,但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僅靠適應無法避免重大損失。“我們擁有的所有基礎設施和技術都可以減輕成本,但無法完全掩蓋成本,”未參與這項研究的世界銀行經濟學家 Stéphane Hallegatte 說。

Mohaddes 和 Hallegatte 都表示,預測很可能低估了 GDP 損失,因為該研究沒有考慮到未來預計會出現的更大氣候極端變化。

Andrea Thompson 是一位負責環境、能源和地球科學的副編輯。她已經報道這些問題 16 年了。在加入《大眾科學》之前,她曾在《Climate Central》擔任高階撰稿人,報道氣候科學,並在《Live Science》擔任記者和編輯,主要報道地球科學和環境。她曾主持過小組討論,包括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媒體區的一部分,並曾在主要網路的廣播和電視採訪中露面。她擁有紐約大學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的研究生學位,以及佐治亞理工學院大氣化學專業的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學位。在 Bluesky 上關注 Thompson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更多作者文章:Andrea Thompson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21 Issue 5本文最初以“變暖的代價”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21 卷第 5 期(),第 18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1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