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變暖可能導致魚類體型變小

氣溫升高兩攝氏度可能導致魚類體型縮小多達45%

隨著氣候變化導致海洋棲息地變暖,魚類體型可能會縮小多達30%。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海水變暖,魚類將難以呼吸,而體型較大的魚類將面臨更大的問題。

這意味著重要的物種可能很快就會在遠小於當前體型的情況下達到頂峰,導致漁業規模縮小,並可能導致食物鏈上的問題。

魚類已被證明對細微的變化很敏感,而較高的溫度可能會給它們帶來兩個問題——水質的變化和生物學的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重大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首先,溫暖的水中含氧量較低。過去的研究表明,近半個世紀的變暖已經使海洋的氧氣含量減少了2%(Greenwire,2月17日)。

其次,魚類是冷血動物。溫暖的水會加快它們的新陳代謝——這意味著它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而此時水中含有的氧氣卻更少。

“這兩種[影響]會極大地相互加劇——非常嚴重。這是一個主要問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海洋環繞我們”研究計劃的首席研究員丹尼爾·保利說。

在本週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保利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日本基金會-涅柔斯專案科學主任威廉·張量化了代謝變化可能如何阻礙魚類生長。

一些魚類已經在縮小

平均而言,海洋溫度升高1攝氏度可能導致魚類體型縮小多達30%;改變2攝氏度可能導致它們縮小45%。根據該研究,金槍魚等大型活躍魚類可能會看到更大的影響。

魚類在正常情況下已經在緊張的氧氣預算下運作。這是因為它們的身體比它們的鰓生長得更快。保利說,一旦它們的鰓達到可以為身體提供多少氧氣的極限,它們就會停止生長。

保利說,如果這個極限進一步延伸,要麼是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要麼是鰓供應的氧氣更少,那麼魚的反應將是提前停止生長。小魚的鰓與身體比例已經較高,因此它們可能會看到較少的變化。

張說,北海的研究人員已經記錄到魚類體型縮小,但無法追溯到商業捕撈或其他因素。

一些科學家認為,魚類可以透過擴大鰓系統來適應。但保利說,這有硬性限制。

他說,這是一個尺寸問題。魚的表面只有這麼多空間。而且,流過鰓的水已經釋放了氧氣,因此生長更深的鰓沒有幫助。

經 E&E News 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E&E 提供有關能源和環境重要新聞的每日報道,網址為www.eenews.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