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熱帶地區微小的溫度升高可能對冷血昆蟲、蜥蜴和兩棲動物產生巨大影響。
天氣記錄顯示,自 1980 年以來,熱帶地區已變暖約 0.5 攝氏度,僅為北極地區記錄的約 1.5 攝氏度躍升的一小部分。
但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的作者表示,相對溫和的變暖可能對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冷血物種產生巨大的影響。
生理生態學家、主要作者邁克爾·狄龍說:“如果你在熱帶地區,大多數生物往往經歷非常小的溫度變化。” “它們對變化的耐受性非常窄。微小的溫度變化可能會將它們推向邊緣。”
蜥蜴、兩棲動物和昆蟲等冷血物種依靠環境來調節體溫——在陽光下曬太陽以升溫,或尋找陰涼處以降溫。
隨著環境變暖,這會提高它們的新陳代謝率。 實際上,這意味著它們需要更多的食物、氧氣和水才能生存和繁殖。
狄龍說,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影響在較低溫度下不太明顯。 他的研究表明,對於生活在北極的冷血陸生物種而言,升溫 1 攝氏度對新陳代謝的影響要小於對生活在熱帶地區的物種的影響。
狄龍說:“一直以來的假設是,對生物的影響將在溫度變化最大的地方最大。” “潛在的假設是……無論你從哪裡開始,變化都意味著同樣的事情。 但在生理學上,情況很少如此。”
“非線性”動物反應
他和他的同事基於 1961 年至 2009 年間在 3,000 個氣象站收集的近 5 億條溫度記錄進行了分析,並將這些資訊輸入模型,使他們能夠估計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世界各地冷血昆蟲、蜥蜴和兩棲動物的新陳代謝。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動物學家沃倫·波特說,這篇論文“重要地提醒人們,即使是細微的環境變化,也可能導致非線性動物過程產生顯著反應”。
波特補充說,鑑於對熱帶物種新陳代謝的變暖影響的預測是“保守的”,因此結果令人震驚,因為它們基於假設動物在地面以上 2 米的陰涼處靜止不動的模型——而不是在通常更溫暖的地面上。
儘管如此,狄龍表示,尚不清楚更快的代謝率對於熱帶地區的冷血昆蟲、蜥蜴和兩棲動物來說是福還是禍。
這是因為,隨著動物新陳代謝的加速,它需要更多的食物和水來產生足夠的能量來生長和繁殖。 但食物和水並非總是可用的。
他說:“如果資源不受限制,你可能會猜測這些升高的新陳代謝率可能會導致繁殖或生長率升高。” “但資源可能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物種會]撞到牆。”
這意味著生活在同一生態系統中的兩個不同物種可能對溫度升高產生非常不同的反應。
他說:“如果我們只關注溫度模式,那會讓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忽略熱帶地區,因為那裡的溫度變化不是很大。” “但即使溫度變化不大,對生物的影響也可能真的非常大。”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