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可能降低入侵魚類進入五大湖的障礙

湖泊中的貽貝本身就是入侵物種,可能無法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在食物上與亞洲鯉魚競爭

2018年12月4日,星期二,伊利諾伊州自然資源部的漁業生物學家賽斯·洛夫在斯塔夫德巖附近的伊利諾伊河入水口對亞洲鯉魚進行分類。

生物學家在觀察入侵亞洲鯉魚沿密西西比河流域擴散時,發現了兩個可能的障礙——一個結構性的,一個生物性的——這可能會阻止這種剋星魚入侵五大湖。

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化可能會消除生物障礙,這意味著防止入侵密歇根湖的唯一保障是在伊利諾伊州喬利埃特附近的迪斯普蘭斯河上擬議的耗資 8 億美元的魚牆。

據最近的軍團研究顯示,據推測,逆流而上的魚類將無法透過陸軍工程兵團的結構,該結構可能包括聲學魚類威懾裝置、氣泡簾和電屏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個有效,是因為另一個無效。

專家表示,“生態屏障”對於這種具有攻擊性的魚類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減速帶,這種魚類可以長到 60 到 100 磅,並在受到船隻發動機干擾時跳躍高達 10 英尺。

在《生物入侵》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推翻了一個長期以來的觀點,即密歇根湖中已經存在的另外兩種入侵物種,斑馬貽貝和魁蛤貽貝,可以與亞洲鯉魚競爭食物,並使該湖對這種貪婪的、繁殖迅速的魚類不那麼適宜生存。

“我們的新研究表明,已經根深蒂固的食物競爭者——貽貝——在充當大頭鯉和銀鯉入侵的屏障方面能力有限,而且氣候變暖和營養富集可能會進一步削弱貽貝影響亞洲鯉魚棲息地的能力,”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學五大湖合作研究所的研究員彼得·奧爾西普說。

根據研究人員對氣候情景的建模,氣候變化以兩種方式破壞了所謂的生態屏障。

與氣候變暖相關的極端降雨事件可能會增加湖泊中的磷和養分負荷,有助於浮游植物的形成,浮游植物是鯉魚的主要食物來源。覆蓋湖底的數萬億隻微小的斑馬貽貝和魁蛤貽貝被認為是潛在的食物競爭者,因為它們也從湖中消耗大量的浮游生物。

但是,由於農田和城市徑流導致地表養分激增,尤其是在溫暖的月份,浮游植物的生長可能會在鯉魚可以覓食的湖面附近爆炸式增長,並且在那裡它們也以跳入船隻而聞名,這使得它們對漁民和其他湖泊使用者來說是一個主要的麻煩。

相比之下,魁蛤貽貝和斑馬貽貝以湖底的浮游生物為食,這個過程可能會被貪婪的游泳鯉魚破壞。

第二個氣候變化因素涉及湖泊分層,即根據溫度從湖面到湖底形成不同的水柱。氣候變暖的空氣和水溫會破壞並延長分層,使鯉魚能夠覓食和繁殖到秋季。

科學家們最擔心五大湖的是大頭鯉和銀鯉,它們都是從亞洲進口用於水產養殖的,但在洪水期間和意外釋放後逃到了密西西比河系統中。如今,鯉魚是對美國湖泊和河流的最大威脅之一。

奧爾西普說,分層條件可能會因其他原因而發生變化,但氣候變化是“最直接的威脅”,並且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鯉魚大規模入侵的風險預計會增加。

密歇根湖“比我們看到大量鯉魚的其他系統更冷、更大,但氣候變暖會降低一些進入障礙。”

密歇根州安娜堡的五大湖漁業委員會的馬克·加登表示,這項研究“打破了斑馬貽貝和魁蛤貽貝會勝過”亞洲鯉魚的觀點,他說,這一理論曾被一些利益集團提倡。

他稱這項研究“資料驅動且可靠”,並且它填補了關於大頭鯉和銀鯉的擴散如何改變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知識空白。

“我認為這為我們、政策制定者和思考這個問題的地方官員提供了一些值得認真考慮的事情,”加登說。“五大湖中現在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亞洲鯉魚找不到好的覓食和產卵地。如果它們進入,湖泊將會歡迎這些魚。”

他還表示,這使得在迪斯普蘭斯河上建造人工魚類屏障勢在必行。國會尚未批准與陸軍工程兵團布蘭登路水閘和大壩相關的屏障升級的資金。

伊利諾伊州州長 J.B. 普利茲克 (D) 表示,該州最初同意成為魚類屏障的非聯邦贊助商,但目前無法負擔該專案的費用。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E&E 在www.eenews.net提供有關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Daniel Cusick cover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He joined E&E News in 2003 and has filed news stories from South Florida to Northern Minnesota. He has reported from more than a half dozen hurricane recovery zones and documente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resilience and energy transitions in East Africa. He lives in Minneapolis.

More by Daniel Cusick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