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色公園散步意味著更強的免疫系統和更好的心理健康

接觸大自然可以改善身心健康,但並非所有人都能輕易接觸到綠地

Illustration of a young boy laying on a blanket outside in a park

傑伊·本特

和許多人一樣,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躲到了戶外。待在戶外減少了感染的機會,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幫助。“我認為每個人都意識到,大自然似乎是解決人們面臨的許多壓力的方案,”德克薩斯A&M大學健康與自然中心主任、實驗心理學家傑伊·馬多克說。

更多在綠地中的時間與較低的血壓、增強的免疫系統、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改善的睡眠有關。202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它可能減緩端粒的縮短,端粒是我們染色體的帽狀結構,是生物衰老的跡象。並且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身處大自然可以減少抑鬱症狀,緩解壓力,並改善認知功能。2019年對英國超過19,000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報告每週至少花120分鐘在大自然中的人比那些花更少時間的人擁有更好的健康或更高的幸福感。人們以多次小增量或一次長時間的方式達到總時間並不重要。

該研究還強調了因綠地獲取不均而造成的健康不平等——這也是疫情所凸顯的另一個問題。馬里蘭大學的健康公平學者詹妮弗·D·羅伯茨說,收入最低的社群“不太可能有樹木;他們不太可能擁有面積充足、質量高的公園。”一項研究表明,曾經被“紅線劃定”(一種現已被取締的做法,將某些地區視為“投資危險區”)的社群,與未被“紅線劃定”的具有相似人口結構的地區相比,如今綠地更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瑪西亞·P·希門尼斯說,獲得公園和其他綠地與健康差距有關,而這種差距不能僅用種族、民族和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來解釋。“存在更高層次的健康決定因素,即我們獲得食物的機會、我們暴露於空氣汙染、噪音、綠地以及我們社群的社會經濟地位。”研究開始表明,更多地獲得綠地往往比更privileged的群體給弱勢群體帶來更大的相對健康提升。“如果我們要在這些弱勢群體中增加綠化,我們基本上可以解決健康不平等問題,”希門尼斯說。

為了更精確地衡量當地的綠化程度,科學家可以使用谷歌街景資料和一種叫做歸一化植被指數的東西,它使用衛星影像來量化一塊土地上的植物密度和健康狀況。總部位於俄勒岡州本德市的NatureQuant公司使用機器學習開發了NatureScore,它結合了關於公園、樹冠以及空氣、噪音和光汙染的多個數據集,為美國每個地址開發了一個介於0到100之間的分數,作為綠化程度的代表(重度城市環境通常得分低於30,森林則高於70)。

在2024年的一項研究中,馬多克和他的同事們首次使用NatureScore來分析健康結果,特別是針對心理健康。他們查看了德克薩斯州1169個郵政編碼地區的門診心理健康服務利用率,主要是針對抑鬱症、焦慮症或壓力。在調整了人口和社會經濟因素後,他們發現NatureScore高於60的社群,心理健康服務使用率降低了約50%。2022年,希門尼斯和她的同事在《JAMA Open Network》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使用了長期進行的“護士健康研究II”的資料,表明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與整體認知以及精神運動速度和注意力的得分較高有關。這種差異可能部分歸因於抑鬱症狀較少。

對這些發現有幾種可能的解釋。大自然可能為現代生活和建築環境帶來的精神疲勞提供喘息之機,從而恢復注意力資源。為了支援這一觀點,2024年的一項實驗表明,在大自然中散步40分鐘比在城市環境中散步40分鐘更能提高人們協調更高級別認知功能的能力。

第二種理論認為,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會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而減少身體的應激反應。研究表明,暴露於綠地後,皮質醇水平(應激反應的一部分)有所降低。此外,戶外活動時間鼓勵身體活動,並提供社交聯絡的機會,這兩者都有助於改善身心健康。

希門尼斯和馬多克的研究更多地針對政策制定者而非個人,但它們提醒我們所有人,無論我們住在哪裡,尋求綠地的重要性。我已經下載了NatureDose應用程式,這是NatureQuant的另一款產品,它允許我像計算步數一樣跟蹤戶外時間。我們應該嘗試聽取希門尼斯給學生的建議:“我看到他們壓力有多大,尤其是在考試期間,”她說。“我告訴他們,‘出去走走。’“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