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者會做一些最奇怪的事情。許多記錄證實,有人夢遊時只穿著內衣就離開了家,或者起身做飯,卻沒嘗一口就回到床上。這些故事通常會附帶一個嚴厲的警告:叫醒夢遊者可能會殺死他們。然而,由於突然醒來帶來的衝擊而殺死夢遊者的可能性,就像有人因夢見自己死亡而死亡一樣低。
加州睡眠障礙中心的總經理邁克爾·薩勒米說,雖然叫醒夢遊者,尤其是強行叫醒,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安,但說有人會因震驚而死亡是絕對錯誤的。“你可以驚嚇到夢遊者,當你叫醒他們時,他們可能會非常迷茫,並可能產生暴力或困惑的反應,但我沒有聽說過有記錄在案的人因被叫醒而死亡的案例。”夢遊的危險更多地與夢遊者在夜間漫遊時可能遇到的情況有關。
夢遊,或稱“夢遊症”,是一類更大的睡眠相關疾病——異態睡眠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夜驚、快速眼動行為障礙、不寧腿綜合徵和夢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夢遊包括一些平常的活動,如坐在床上,在家中閒逛,或穿衣和脫衣。然而,少數夢遊者會進行更復雜的行為,包括準備飯菜、發生性行為、爬窗戶和開車——所有這些都是在睡著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些發作可能只有幾秒鐘,也可能持續30分鐘或更長時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明尼蘇達地區睡眠障礙中心的卡洛斯·申克說:“在夢遊中,你一半睡著,一半醒著,大腦會產生德爾塔波和西塔波,這確實表明該人處於一種恍惚狀態。” 夢遊通常發生在非快速眼動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階段——睡眠的最深階段——其特徵是慢波或德爾塔波睡眠,幾乎沒有做夢。
申克說:“兒童在發育過程中更容易發生夢遊。”“如果孩子確實夢遊,在入睡45分鐘後叫醒孩子可以中斷迴圈。一般來說,安撫並將他們引導回床上是處理這種情況的最佳方式。” 多達17%的兒童至少有過一次夢遊發作。夢遊高峰出現在11歲至12歲之間,然後在青春期下降。雖然在成年人中較少見(占人口的2.5%),但發作可能由壓力、睡眠不足或睡眠不規律引起。
儘管如此,比偶爾的夜間散步更令人不安的是夢遊可能造成的潛在危險。“夢遊者可能會傷害自己和他人,甚至殺死自己和他人,他們可能會從事高度複雜的行為,如長途駕駛,並因睡眠中的攻擊和暴力而傷害他人,”申克說。“因此,夢遊者在發作期間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危險。” 例如,他指出,十幾歲的苗條女性桑迪在一個晚上把臥室門從鉸鏈上扯了下來。她在清醒時無法複製那種力量。一位年輕男子瘋狂地開車10英里到他父母家。他被自己捶打前門的拳頭聲驚醒。在這些戲劇性的案例中,醫生會開出苯二氮卓類藥物來緩解患者的夜間活動。
不過,通常情況下,夢遊是一種輕微、不頻繁的現象,最容易的處理方法是將夢遊者攙扶著胳膊帶回床上。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觀眾在早上還在對這件事竊笑,他們可能就自己一個人了。夢遊者的記憶在整個事件中都在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