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龐貝位於現代義大利,在維蘇威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和岩石下被掩埋了 1500 多年,之後才被發現並開始挖掘。大多數考古學家預計,火山碎屑將安全地儲存剩餘的遺址。但新的研究表明,這些被稱為火山碎屑的物質本身在某些條件下也會造成損害。
研究人員在《應用化學國際版》中報告稱,當暴露於水時,火山碎屑會浸出氟離子——帶電粒子,可以與其他離子結合,在龐貝著名的生動壁畫上形成鹽殼。當鹽溶解並再結晶時,它們會改變顏料顏色、產生裂縫等等。
當巴斯克大學化學家邁特·馬古雷吉和她的同事在先前出土的龐貝壁畫上檢測到氟化物鹽時,他們懷疑問題出在火山碎屑上。“對我們來說,氟化物是火山碎屑物質影響的標誌,”馬古雷吉說。氟離子在大氣中很少見,但火山會在火山灰和碎屑中噴出氟離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證明氟化物來自龐貝的火山碎屑,研究人員對來自不同深度的火山灰和岩石碎片進行了實驗室測試。當這些碎片暴露在水中時,作者觀察到氟離子滲出。他們計算出釋放的離子濃度可以形成類似於壁畫上的鹽。
馬古雷吉說,如果龐貝被埋的畫作保持乾燥,則相對安全。但是地下水和雨水會讓離子形成有害的鹽,即使在地下也是如此。當畫作暴露在空氣中時,這種危害會急劇惡化,加速鹽的形成。
“我認為這會發出一些警報,因為如果出土的畫作處理不當,可能會迅速劣化,”倫敦科陶德藝術學院保護負責人奧斯汀·內文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補充說,考古學家必須在挖掘後立即評估畫作中是否存在氟化物等離子,以便他們可以採取正確的保護措施。
來自氟離子及其對應原子氟的訊號太弱,無法用標準行動式裝置檢測到。因此,馬古雷吉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現場檢測技術:一種行動式雷射儀器分解出土畫作表面微量的石灰石,釋放出鈣。鈣與附近的任何氟相互作用形成氟化鈣,然後發出特徵波長的光。
這種測量可以提供早期預警,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尚未找到治療畫作以減輕這些鹽損害的最佳方法。內文說,在他們找到方法之前,如果在新出土的壁畫上檢測到氟化物,最好的辦法可能是簡單地將其重新埋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