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許多人所觀察到的,科學是一項真正的協作事業。它也是從業者們勇於審查證據,並在事實指引方向時,修改先前的觀念(即使這些觀念已被廣泛接受)的領域。
本期雜誌的封面故事“冥想者的心智”就是這樣一個案例。作者 Matthieu Ricard、Antoine Lutz 和 Richard J. Davidson 分別是一位佛教僧侶(最初接受過細胞生物學培訓)和兩位神經科學家。主題是具有數百年曆史的冥想實踐,它在幾乎每種宗教中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並且在世俗世界中作為一種促進幸福和冷靜的方式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事實證明,正如腦部掃描和各種技術所顯示的那樣,冥想會在大腦中產生實際的變化。冥想者不僅在某些區域擁有更多的大腦組織,而且他們還能更好地承受壓力,並對某些型別的刺激做出更快的反應。有些事情(我敢說嗎?)值得深思。
“癌症的病毒療法”,作者是 Douglas J. Mahoney、David F. Stojdl 和 Gordon Laird,著眼於20世紀早期思想的現代復興:使用病毒治療人類癌症。這些“溶瘤”病毒在腫瘤內部大量複製,產生病毒克隆大軍,單獨或與其他療法結合,攻擊更多的癌細胞。它們還可以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幫助對抗腫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我們思考如何重新安排我們的內心世界時,科學家們也在研究如何塑造我們周圍的物體。“可程式設計世界”,作者是 Thomas A. Campbell、Skylar Tibbits 和 Banning Garrett,解釋了新型材料和 3D 印表機如何催生房屋或機器人等可以自行組裝並根據命令改變形狀或功能的物品。
屋頂太陽能將在多大程度上重塑我們對家庭能源的觀念?注意到太陽能電池板的興起,副編輯 David Biello 在他的專題文章“太陽能戰爭”中全面審視了出現的問題,從公用事業公司對收入損失的擔憂,到需要確保適當的政策框架到位,以確保在許多房主脫離電網的情況下電網的可靠性。正如您將發現的那樣,儘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果做得好,屋頂太陽能可以幫助美國人實現能源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