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工作馬

病毒被清空了具有感染性的核酸後,成為了奈米工程師們出乎意料的、適應性強的工具

病毒,本質上是被蛋白質外殼或衣殼包裹的核酸,是為作為細胞寄生蟲的生活方式而精心設計的。靶向、包裝和遞送都在數十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得到了最佳化。為了尋找目標細胞,病毒外殼整合了針對特定細胞型別的識別和停靠位點。為了穩定其帶負電的遺傳物質包,病毒可能在其衣殼內部攜帶非常高的正電荷。一旦到達目的地,病毒就會將其基因遞送到目標細胞的內部,在那裡它會篡奪細胞機制以實現病毒的目的。現在,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這些病毒系統來開發巧妙的奈米技術應用,用於醫學成像和藥物遞送,以及構建電子裝置的新方法(參見側邊欄:“用於電子裝置的病毒奈米組裝器”)。

蒙大拿州立大學波茲曼分校的馬克·楊和特雷弗·道格拉斯,與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傑克·約翰遜小組合作,花費了數年時間研究病毒的結構和組裝。他們專注於經過充分研究的豇豆綠斑駁病毒(CCMV)。CCMV 的病毒外殼,像許多病毒一樣,由相同的蛋白質亞基組成,這些亞基自組裝成稱為二十面體的準球形形狀。楊指出,這種幾何形狀形成了可以由相同亞基構成的給定尺寸的最大體積。這些亞基被組織成五邊形和六邊形帽殼粒,它們的排列方式類似於足球上的圖案。CCMV 具有門控孔,這些孔根據其周圍環境的化學性質開啟和關閉。

憑藉豐富的 CCMV 知識,研究人員開始探索他們是否可以重新設計衣殼,使其既能結合成像劑,又能放大新的靶點。此外,他們想知道,除了核酸之外,病毒衣殼內部還可以包裝什麼?以及如何觸發門控以進行遞送?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事實證明,衣殼在沒有核酸的情況下組裝,因此不再具有感染性,可以作為奈米工程師工具箱中高度可修改和通用的補充。方便的是,空衣殼甚至可以在試管中或在基因工程改造的酵母細胞中自組裝,以產生亞基。

視覺化威脅

為了征服轉移性癌症,醫生必須識別新腫瘤的部位,然後選擇性地殺死失控的細胞。CCMV 衣殼有可能被設計來實現這兩個目標。

例如,CCMV 衣殼可以改善磁共振成像 (MRI) 對微小新腫瘤的檢測。MRI 透過識別水氫原子對強大磁場存在的不同反應來進行識別。在掃描之前,患者可能會接受成像劑的注射,最常見的是釓。目前給出的試劑使感興趣的區域更加清晰,但通常無法分辨極小的轉移灶。

在過去的兩年中,楊、道格拉斯及其同事透過將釓原子整合到 CCMV 蛋白質外殼中,顯著提高了 MRI 影像的對比度水平。這促進了釓與水分子的相互作用。這是因為釓分子——其中 180 個編織到直徑 28 奈米的衣殼中——往往在任何給定位置都具有更高的濃度。此外,與今天容易結塊的釓試劑不同,與衣殼表面結合的釓使原子均勻分佈並可與水相互作用。

為了將釓附著到衣殼上,科學家們用該試劑替換了通常的鈣——通常,在衣殼組裝過程中,鈣會結合到亞基之間的蛋白質外殼上的位點。為了進一步將釓結合到衣殼上,研究人員對病毒基因組進行了基因工程改造,優化了釓的結合位點。

現在他們有了一種改進的成像劑,科學家們希望在 MRI 影像中專門點亮轉移灶。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在衣殼上放置了基於蛋白質的停靠分子。這些停靠位點將與癌細胞表面表達的蛋白質結合,因此與釓結合的衣殼將聚集在腫瘤部位。

研究人員再次求助於基因工程,對病毒基因組進行改造。事實上,他們發現不同型別的停靠位點可以放置在一個衣殼上,這有可能同時搜尋多種癌症型別。

在一項測試該技術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附著了層粘連蛋白肽 11,這是一種層粘連蛋白結合蛋白的停靠位點。這種蛋白質在許多型別的乳腺癌細胞表面大量表達。在細胞培養系統中進行測試時,病毒衣殼能夠定位癌細胞並與之結合;癌細胞位置是透過使用實驗室技術核磁共振 (NMR) 檢測到的,其工作原理與臨床使用的 MRI 相同。

透過將停靠位點和釓結合到每個衣殼上,研究人員可以將衣殼聚集在微小的癌細胞團塊周圍,並在實驗系統中對其進行成像。但是,根除轉移性癌症又如何呢?

殺死癌細胞

病毒衣殼失去了核酸,可以成為將有效的抗癌化合物運送到腫瘤部位的便捷手提箱。在過去的四年中,研究人員已經證明,各種化合物都可以放置在膠囊內部。他們表明,一些用於治療癌症的治療劑可以透過病毒門封裝,或者在少數情況下,實際上可以使用衣殼作為微型反應容器在原位製造。

剩下的最後一個難題是:一旦攜帶藥物停靠在腫瘤處,衣殼將如何遞送其有毒物質包?自然賦予 CCMV 的病毒門由 pH 值控制,這對於將藥物遞送到特定部位來說並不是一個有用的觸發因素。

科學家們再次重新設計了進化解決方案,並設計了由氧化還原電位控制的門(區域性環境的氧化態,它影響分子失去或獲得電子的趨勢)。對於初步工作,科學家們使用了 CCMV,作為一種植物病毒,它不會進入人類細胞;然而,最終的遞送載體可能是一種經過重新配置的人類病毒,它可以滑入人類細胞。由於細胞內部的氧化還原電位高於血液,因此病毒衣殼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緊閉,但一旦進入目標癌細胞,它們就會開啟其氧化還原控制的門。科學家們還在開發另一種型別的門,這種門由癌症治療中常用的某種型別的輻射觸發。

該團隊目前正在探索改良的病毒膠囊在小鼠模型系統中的工作原理,並對有希望的初步結果感到鼓舞。總而言之,新設計的衣殼的四種能力——高靈敏度成像、靶點尋找、藥物運輸和受控遞送——加起來構成了一種潛在的強大且毒性極小的方式來對抗轉移性癌症。


安妮·M·羅森塔爾居住在舊金山地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