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957 年 2 月
流行性感冒病毒——“病毒顆粒具有相對簡單的結構,我們可能希望對其有相當好的瞭解。正常的活細胞是我們對其知識既非常廣泛又完全不完整的某種東西。受感染的細胞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遠為複雜的問題。也許生物學發展前沿的特點是,當像病毒繁殖這樣的新現象被研究時,幾乎所有從其他型別研究中獲得的細胞化學和功能知識都被證明是不相關的。因此,任何試圖描繪受感染細胞中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嘗試都必然是暫定的和過於簡化的。病毒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個體生物,而幾乎可以稱為生物模式流的東西。該模式透過相對惰性的病毒顆粒從一個細胞傳遞到另一個細胞,但它從其宿主那裡獲得新的借用生命,每次感染都是如此。——弗蘭克·麥克法蘭·伯內特爵士”[編者注:伯內特於 1960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 年 2 月
新鮮空氣——“防菸頭盔、防煙夾克和獨立的呼吸裝置通常用於各種礦井、消防隊、製冷工廠的氨氣室和其他工業企業。這種奇特的裝備旨在為使用者提供人造但完全可呼吸的空氣,一次可持續約四個小時。氧氣可以從鋼瓶中供應。更換氧氣的問題通常很嚴重,例如在南美洲偏遠的礦區。一些航運公司絕對拒絕在鋼瓶中運輸壓縮氧氣;但是現在出現了一種名為“氧石”的新物質。這種物質被製成小塊,可立即使用,並且在與水接觸時會釋放出化學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