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事件助長埃博拉疫情蔓延,病例逼近 1000 例

剛果民主共和國衝突激增,阻礙了消滅病毒的努力

醫療工作者帶領一名女孩進入剛果民主共和國貝尼市的一家埃博拉治療中心。

自 8 月初埃博拉病毒開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傳播以來,已有 900 多人患病。這次疫情現在是有記錄以來第二大規模的疫情,但沒有放緩的跡象——援助人員和政府官員表示,這主要是由於暴力和不信任的惡性迴圈所致。

埃博拉疫情中心——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的衝突近幾個月來急劇增加。去年 12 月下旬,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阻止一百多萬埃博拉疫區居民參加該國總統選舉後,政治抗議者搶劫並燒燬了貝尼市的一家埃博拉治療機構。上個月,武裝襲擊者焚燒了布滕博和卡特瓦的治療中心。這些城市的前線埃博拉應對人員——他們傳播健康資訊、追蹤潛在病例和埋葬死者——幾乎每天都面臨威脅和襲擊。

持續不斷的暴力事件阻礙了控制病毒的努力。“這個地方有太多的武裝團體,你不知道下一個問題會在哪裡發生,”一位要求匿名的前線應對人員說,因為他沒有獲得向媒體發言的授權。“我們被扔進了火坑。”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流行病學家說,同樣令人擔憂的是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資料,這些資料表明病毒正在未被察覺地傳播。在 2 月份的最後三週,卡特瓦和布滕博死於埃博拉病毒的人中,有 43% 是在社群中被發現死亡的——而不是在疾病晚期(傳染性最強時)在醫院隔離。在被診斷出患有埃博拉病毒的人中,四分之三以前沒有被確定為病毒感染者的接觸者。

總而言之,這些統計資料表明,病毒正在已知傳播鏈之外傳播,這使得病毒更難控制,並導致死亡率高於以往的疫情。目前的死亡率約為 60%,高於 2014-16 年西非埃博拉危機期間的死亡率,儘管自那時以來,埃博拉患者的護理方式有所改進,包括幾種實驗性藥物的引入

“我們可以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治療方法,但如果患者不來或來得太晚,死亡率就不會下降,”援助組織“無國界醫生”(MSF,也稱為“醫生無國界”)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的醫療協調員基亞拉·蒙塔爾多說。

未知領域

自 1976 年埃博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被發現以來,這次埃博拉疫情是該國第十次疫情。這是迄今為止襲擊該國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截至 3 月 5 日,估計有 907 例病例和 569 例死亡(見“不斷蔓延的疫情”)。與早期的流行病不同,這次疫情始於飽受戰爭蹂躪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自 1997 年以來,那裡的衝突已造成多達 600 萬人死亡。

該地區是數十個武裝團體的所在地,也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執政黨反對者的據點。許多居民對消滅埃博拉疫情的努力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認為這與政府對待政治敵人的方式息息相關。前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去年決定阻止貝尼、布滕博和雲比等城市的居民投票——以防止埃博拉病毒傳播——加劇了這些懷疑。

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世衛組織和無國界醫生組織等其他團體的持續應對措施,已經遏制了病毒最初出現的社群(如馬巴拉科、科曼達和貝尼)的疫情。但隨著人員流動,埃博拉病毒也在傳播。該病毒已蔓延到新的地區,包括布滕博和卡特瓦。

來源:Nature,2019 年 3 月 8 日;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持續不斷的暴力事件促使無國界醫生組織於 2 月 28 日暫停了在這兩個城市的活動。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外的主要公共衛生機構,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認為北基伍省(布滕博和卡特瓦所在地)風險過高,不宜進入。相反,來自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流行病學家正在遠處監測情況。

世衛組織已讓其工作人員留在原位,但正在考慮是否使用聯合國維和部隊來幫助保護其僱員工作的診所和營地。“我們為我們的人民感到擔憂,”世衛組織負責突發衛生事件應對的助理總幹事伊布拉希馬·索塞-法爾說,他常駐剛果(布拉柴維爾),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隔河相望。與此同時,世衛組織加強了與社群領導人的討論,並正在準備讓居民幫助開展埃博拉應對工作。“我們希望減少對國際夥伴的依賴,”索塞-法爾說。

拉響警報

為了幫助阻止埃博拉病毒的傳播,一些衛生政策分析師希望世衛組織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疫情指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如世衛組織在 2014-16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發七個月後宣佈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時所做的那樣,這可以增加國際合作並動員援助。

世衛組織估計,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消除當前埃博拉疫情的成本為 1.48 億美元。根據該機構總幹事譚德塞的說法,截至 2 月 26 日,世衛組織成員國承諾的資金不到 1000 萬美元。

“如果這都不是全球衛生緊急事件,那什麼才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喬治城大學衛生法和政策專家勞倫斯·戈斯丁說。他說,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持續不斷的衝突使這次疫情非同尋常,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進入南蘇丹、烏干達和盧安達,這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緊急狀態宣告的支持者表示,這將使世衛組織能夠譴責可能損害埃博拉應對工作的政府行為,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去年的投票限制或美國決定置身疫區之外。奈及利亞伊巴丹的獨立病毒學家奧耶瓦萊·託莫里說,宣告還可以向剛果民主共和國施壓,要求其改善受埃博拉和暴力事件創傷的社群的衛生服務和安全。

自 10 月以來,世衛組織一再決定不宣佈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稱埃博拉病毒不太可能在全球傳播,並且援助組織正在提供足夠的幫助來限制疫情。一些全球衛生專家推測,世衛組織不願宣佈緊急狀態也受到地緣政治問題的影響。例如,宣佈緊急狀態可能會促使剛果民主共和國周邊的國家封鎖邊境檢查站,這可能會抑制該地區的經濟,並使人們更難知道埃博拉患者何時進入其他國家。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大衛·海曼說,該地區武裝團體的領導人可能會利用緊急狀態宣告作為籌碼,以談判爭取領土、資源或權力,以換取允許埃博拉應對人員開展工作。“傳染性病原體可能會被劫持為人質,”他說。

然後,問題在於緊急狀態宣告是否真的有任何作用。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的人類學家阿迪亞·本頓說,西非疫情的轉折點可能不是宣佈緊急狀態的決定,而是美國出現少量埃博拉病例的訊息。無論世衛組織是否在當前的疫情中拉響警報,她都擔心疫情將繼續蔓延——正如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的縱火、飢餓和暴力事件一樣。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9 年 3 月 8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