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花園戰勝氣候變化導致鹽鹼化的土壤

海水正在侵蝕孟加拉國的可耕地,但一種簡單的在容器中種植作物的方法顯示出令人驚訝的成功

孟加拉國庫爾納——孟加拉國西南部昌迪布林村的土壤由於海水入侵而變得越來越鹽鹼化。2009年,在颶風艾拉過後,情況變得尤為嚴重,風暴潮衝破堤壩,淹沒了農田。2009年後,在那裡種植的蔬菜作物產量微薄,甚至完全顆粒無收。

但在過去的三年裡,數百名村民享用了所謂的垂直花園的豐收——基本上是在後院和他們簡陋房屋的屋頂上用各種容器種植的作物。儘管這些花園規模不大,但產量卻相當可觀。昌迪布林的居民沙庫裡·拉尼·德布納特(Shakuri Rani Debnath)今年30多歲,她說她的花園今年夏天生產了近200公斤蔬菜,包括南瓜、西葫蘆、花椰菜、西紅柿、菠菜和辣椒。

作為亞洲三大河流形成的三角洲,孟加拉國自然容易發生洪水和澇災。而且,由於其大部分陸地都處於或低於海平面,該國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加劇的極端天氣的影響。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和強風暴加劇了該國,特別是沿海地區鹹水河沿岸土壤鹽鹼化日益嚴重的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可耕地面積的減少是孟加拉國一個緊迫的問題,孟加拉國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想象一下,美國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愛荷華州大小的地區。)孟加拉國的人口可能會從今天的約1.56億增加到2050年的約2.5億。垂直花園是農村貧困人口適應氣候變化並利用稀缺資源增加糧食供應的一種簡單方法。它們可以補充其他更複雜的解決方案,例如種植耐鹽水稻和其他耐旱作物,如向日葵。“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密度如此之大,以至於自然資源被用到極限,”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國際非營利組織世界魚類南亞區域主任兼孟加拉國主任克雷格·梅斯納說。世界魚類在孟加拉國南部實施了垂直花園,以及其他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梅斯納評論道,如果適應“在這裡失敗,它肯定會在許多其他國家失敗”。“然而,如果它在這裡成功,它將為世界的未來帶來希望。”

垂直花園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土壤鹽度實際上會波動。在孟加拉國大約7月至10月的季風季節,鹽度會降低,這時大約1.5米的雨水會沖刷並稀釋土壤中的鹽分。然而,梅斯納解釋說,在炎熱乾燥的月份裡,土壤會失去水分,鹽度會恢復,他本人是農業科學家出身。到目前為止,世界魚類僅在孟加拉國實施垂直花園,儘管在世界其他地區存在類似的本地設計。從理論上講,垂直花園可以在任何降雨量大的地區的鹽鹼土壤中工作。

世界魚類與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在孟加拉國西南部受鹽鹼影響地區的四個區培訓了約200名村民製作垂直花園。其他未參加該計劃的人在看到效果後,也模仿了鄰居的設計。世界魚類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該計劃擴大到包括5,000人。

種植垂直花園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村民在雨後大約11月收穫土壤,並在種植季節晚些時候使用。他們將土壤放入容器中,並將其與由幹水葫蘆、土壤、椰子殼和牛糞製成的肥料混合。容器的種類繁多,從塑膠大米和混凝土袋到由簡單的塑膠片包裹在竹環中的大型特製“塔”。

為了防止澇災,容器被抬離地面,放在磚塊上,並填充磚片,以改善水的迴圈和排水。在側面切出小孔,短根蔬菜(如印度菠菜和西紅柿)可以在那裡生長。長根蔬菜(如葫蘆)在頂部生長。這些袋子在一個季節可以生產多達八公斤的蔬菜,每袋投資100到150塔卡(約合1.30到2美元)。塔式容器的尺寸超過1.2米,可以生產100多公斤的蔬菜。購買材料和種子,一個塔需要投資約900到1000塔卡(約合11.50到13.00美元)。世界魚類在第一年為村民提供種子和一些材料。

結果就像昌迪布林35歲的母親肖比莎·德布納(Shobitha Debna)的花園一樣。花園只佔據了德布納的泥土院子的一角,但每個季節都產出數百公斤的南瓜、葫蘆、青豆、茄子、紅莧菜、甜菜、胡蘿蔔、花椰菜、香菜、捲心菜、青辣椒和菠菜。此外,德布納家鐵皮屋頂上還長滿了茂盛的樹葉和藤蔓,上面長滿了胖乎乎的葫蘆。藤蔓從幾個曾經裝過動物飼料的大塑膠袋中生長出來。像這樣的額外食物對於孟加拉國的農村貧困人口來說非常重要,他們每天靠幾美元勉強度日。

德布納說,她過去只種一兩種蔬菜,但現在她的垂直花園產出了一個大豐收,足以養活她的家人。她承認,為她的花園找到足夠的淡水可能是一個挑戰。但到目前為止,這並沒有阻止大量蔬菜在不久前還處於休耕狀態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編者按(2015年2月1日):本故事中提到的村莊名稱為昌迪布林,而非最初發布的克諾爾科爾。

Amy Yee is an award-winning journalist whose book Beyond Exile: Tibetan Refugees in India and Beyond is forthcoming from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in Fall 2022. She write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Economist and NPR and is a former Financial Times staff reporter in New York and India.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her at amyyeewrites.com and Twitter: @amyyeewrites.

More by Amy Yee
© .